本报记者 刘 婧
昨日是“放心粮油宣传日”,8时30分,我市唯一的国家级粮油质检机构——市粮油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如期对公众开放。
随着参观的人流,记者踏入了检测中心的大门。一条走廊贯穿了七八个大大小小的检测室,走廊两旁,堆积了大大小小几十个满载的采样袋。“检测的样品都是从市场买来的。现在正值夏粮收购期,这些样品都是我们从田间地头、夏粮收购点买来的。”工作人员介绍。
据了解,市粮油质量安全检测中心不仅要承担辖区内专项储备粮油、政策性粮油在储存和流通环节的质量检测工作,还要作好焦作辖区内每年的新收获粮食的质量调查和品质测报。
张彦科是实验室的检验员,从夏收开始,他和中心的检验员双休日就没有休息过,一部分人员忙着下农村采购样品,另一部分则留守实验室进行检测。现场,随着一份刚刚采购来的大米样品,参观人员了解了大米质量安全检测的全过程。
一份刚刚采购的大米样品踏进检测中心需先到业务室“报到”,工作人员在详细登记它的“生日”、“出生地”等资料后,会给它编号,这个编号在中心的所有样品中具有唯一性。随后,在检验业务传递卡上,工作人员会清晰地标出它要检验的项目。带着这张传递卡,这份大米样品将被分入七八个检测实验室,经受40余项检测。
在高温操作室,大米被放进烘箱测水分,还要通过碎粒量、色泽、气味等一系列检测,以确定大米等级。走出高温操作室,大米又“转战”到振动操作室,通过仪器研磨至粉状。随后被送至化学实验室检测脂肪酸值含量,用酶标仪快速检测真菌毒素,了解大米是否存放时间过长、被微生物发酵。再被送至精密仪器室检测铅、砷、汞等元素,看是否存在重金属污染。随着这份大米样品在各个检测室的“体检”,经手检测任务的每一个检测员都会详细地在传递卡上填写自己的姓名和接手检测时间。
待所有检测项目完成后,检测数据将被反馈至业务室,由专业人员根据国家标准进行比对,出具检测报告。“发现有问题怎么处理?”就参观人员的疑问,工作人员解释,如果发现问题,我们会通知市政府食品安全办,同时通知相关监管部门,立即勒令这些问题食品下架,追根溯源进行进一步处理。
“没想到大米要经过这么多项检测……”许多市民对实验室对大米质量的精细把关表示满意。“大米的检测还是比较简单的,油脂类的产品会更复杂。”在检测人员的带领下,参观人员又全程了解了食用油的检测过程。
随后,粮食部门还为市民特意开设了粮食安全咨询台,向人们讲解了米面油的感观鉴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