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新和)近日,市纪委、市监察局出台了《关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服务保障产业集聚区建设工作意见》,决定再出重拳,切实维护企业和群众的合法正当权益,为企业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意见》指出,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产业集聚区的环境优化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一些问题依然不容忽视: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屡禁不止;封、堵、断、盗时有发生;只重招商、不重安商、政策棚架、朝令夕改让企业无所适从;权责脱节、职责不明、推诿扯皮、效能低下的现象依然存在。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产业集聚区的健康快速发展,干扰了企业家的投资信心。
针对这些问题,市纪委、市监察局决定采取六项服务举措,全力保障产业集聚区建设:
一是开通为企服务直通车。6月底前,要按照“人员派驻制、流程内部化”的模式,推动国土、住建、环保等职能部门向产业集聚区派驻人员,实现与市级职能部门业务直通;年内,稳步推行行政(便民)服务中心进驻产业集聚区,用高效率的服务方式、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全方位的监督模式,力促行政服务上档升级。要进一步整合审批职能,下放审批权限,简化审批流程,压缩办理时限,推行网上审批;对重大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实行联审联批、一事一议,确保服务效率实现质的飞跃。要积极推行电子监管,提升监督质量,采取视频监控、网络评议、电子绩效管理等电子化监督方法,切实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服务质量实现质的转变。
二是建立网络问政综合平台。把行政效能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延伸到产业集聚区,推行行政行为监管电子化、网络化、集成化,切实规范行政审批、行政处罚、行政征收等行政行为。要以行政效能电子监察系统外网为依托,整合财政、住建、城管、交通、公安、水电气暖、通信等各部门的便民服务网络,打造24小时在线的城市公共服务热线。对行政机关施政情况实施动态监控和网络咨询,对各类违规违纪问题和现象进行网上投诉。要建立健全网络问政监察制度,及时纠正违规事项、通报查处违纪现象、依法查办违法行为,着力构建网络化办公、网络化监管、网络化查纠的综合性问政服务平台。
三是开展“千企万人”专项评议。将各部门服务产业集聚区情况纳入绩效考核范围,组织产业集聚区企业负责人和社会群众对市县区具有行政审批、执法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涉企职能部门、重点科室、重点岗位和基层干部的办事效率、服务态度、工作成效、治安环境等,开展两次“千企万人”专项评议活动。
四是设立驻企行政行为监测点。在产业集聚区所有企业设立监测点,对涉企行政检查、征收、处罚等执法公务活动情况进行逐次(项)登记监测;收集汇总各职能部门为企业服务情况,(下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