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梁智玲
家住温县的王利(化名)2008年因为检查出肺癌晚期,被医生判了“死刑”。“可以试试中医治疗。”家人的一句话,点燃了王利生活下去的希望。经过多方打听,他找到了市中医院血液肿瘤科主任史国梅就诊。
史国梅接诊后,先为王利进行了全方位的检查和诊断,然后根据王利的身体特点制订了一整套治疗方案。“手术后配合化疗和中药,能减轻药物对患者的毒副作用,提高治疗效果。”史国梅说。经过一段时间的对症治疗后,王利的病情明显好转并出院回家调养。
肿瘤最怕反复。2010年,王利的病情复发,史国梅又为他制订新的治疗方案,经过4个月的化疗配合中药治疗,王利病情好转,至今没有复发。
近年来,中医治疗肿瘤效果显著,逐步得到社会的认同,越来越多的患者开始接受中医药疗法。那么,中医治疗肿瘤的原理究竟是什么?有什么独特的效果?“中医药治疗肿瘤可以提高肿瘤治疗的有效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史国梅说,其功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减毒,可减轻患者化疗、放疗的毒副反应,保护脏器功能;二是增效,与放疗、手术、化疗等手段联合应用后,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三是扶正,补气、养血、补肝肾等药物能够增强人体细胞及体液的免疫功能;四是抗癌,中药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抗癌作用,比如从红豆杉中提取的紫杉醇,现广泛应用于治疗多种肿瘤。
那么,中医治疗肿瘤的方法有哪些?史国梅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得出,中医治疗肿瘤是结合病人的体质、病情、舌脉等四诊合参,辨证论治,是一整套系统的方案,从用药到情绪调节、到饮食,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可忽视。中医认为,肿瘤的发生是因为正气亏虚、邪毒炽盛、气滞血淤、痰浊积聚于人体引发的。在治疗方面,主张扶正祛邪、攻补兼施,并根据正虚邪实不同,采取扶正培本、活血化淤、解毒攻毒、化痰(软坚)散结等治疗方法,与手术、化疗、放疗、免疫治疗、内分泌治疗、基因靶向治疗等方法结合应用,效果更好。对早期、中期癌症患者,主张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晚期患者以及术前术后、化放疗后患者主张以中医为主的治疗方法。中药有提高放疗、手术、化疗的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的生命,减轻化疗、放疗的毒副作用,重建、恢复和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改善骨髓造血功能,调整内分泌功能,降低机体对化疗药物耐药性的产生等作用。临床观察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较单纯西医治疗方法在有效率上均有明显提高,部分晚期肿瘤患者采用中药治疗后得以长期生存。
除了药物治疗,中医认为,精神心理因素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很大的作用,针对癌症病人复杂的心理状态,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进行心理治疗。在临床上应增强患者对医师的信任感,减轻患者的思想负担,鼓励患者克服不良情绪,增强治疗信心。此外,药膳和日常饮食的调养对肿瘤患者也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药膳是食物与药物的巧妙结合,既有强身的作用,又可起到药物治疗的作用,是中医保健的一大优势。药膳需要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去调配,要因人、因地、因时灵活选材。“在综合考虑了用药、饮食和情绪等方面外,一些中医临床手段也可广泛应用于肿瘤的治疗,比如针灸,能够提高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的发展,调节机体平衡,减轻放化疗、手术副作用及并发症、缓解肿瘤疼痛、抑制胃肠道反应、杀灭癌细胞等。”史国梅说。
史国梅
市中医院血液肿瘤科主任、主任中医师,焦作市中青年名中医,全国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会员,市第四届抗癌协会常务理事,市基本医疗保险专家委员会委员,市医学会第一届肿瘤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01及2012年被评为全市中医工作先进个人,2003年获市第五届青年科技奖并被授予焦作市青年科技专家称号;撰写论文20余篇,参加科研一项并获市科技三等奖,编写专著一部;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恶性肿瘤,如食管癌、胃癌、肺癌、大肠癌、乳腺癌、肝癌等,自制“噎嗝饮1、2、3号”及“健脾和胃饮”在临床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