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张 宁
被不少球评家料中,西班牙对法国的强强碰撞没有撞出精彩火花。双方在战术部署上或许各有无奈,但无锋对无核的结果是,合力降低比赛精彩程度,可谓一个赢得不过瘾,一个输得很窝囊。
数据上,人们已习惯西班牙总是胜出。全场射门,西班牙13对4绝对优势;控球比“意外”略低于60%,这已经是西班牙本届赛事控球优势最小的一场;传球次数635次,多出法国200多次。这似乎又是一场完胜,但总感觉差点什么。
博斯克坚持无锋战术,恐怕并非单纯战术考虑。法布雷加斯既无速度亦无高度,多次争顶不着,反击又拿不住球,这是他不适合顶在最前面的证明。富有经验的博斯克并非固执己见之人,很可能是来自更衣室的压力或者其他场外因素导致了死打无锋。看小法下场时不服气的神情,联想他小组赛打爱尔兰进球后的泄愤表现,不由人不想到,西班牙貌似平静的气氛下,是否也有暗流涌动?
托雷斯仅上场20多分钟,他很努力,拼到一些机会,对法国防线施加压力,起到战术作用。然而,这点时间,要求出彩,很难。单从这场看,西班牙赢了,但小法和托雷斯双输。
有人会说,无锋或有锋,小法或T9,或许并不重要,毕竟西班牙迄今4场不败,入球8粒,仅失一球,从战绩看,仍是无可争议的夺冠大热。然而,一支夺冠球队需要稳定的阵容和军心。两名如此重要的球员总是带着情绪上上下下,不是好事。西班牙在劳尔前的时代,也同样不乏好手,多年与冠军无缘,更衣室纠纷是一大痼疾。西班牙近年来连续两冠的最重要基础是和谐的氛围,希望无锋仅停留在战术层面争论,不会导致球队离心。
法国这场战术调整本来很有新意。用雷韦埃打右闸,把德布希推上右中场,这是限制西班牙左路突击的好棋。不过,纳斯里和梅内这两名能够在中场控球调度的球员都不首发,实际等于放弃有组织的进攻。当然,媒体对赛前法国更衣室乱况已有充分报道,法国习惯性内讧又一次导致球队主动放弃了冠军争夺。
再去假设纳斯里踢满全场可能出现的场面,已经没有意义,人们好奇的是,观战的葡萄牙教练在半决赛中会作怎样的选择?是学样法国,增加一名防守型中场,以削弱对C罗的支持为代价,加强防守,还是相信C罗和他的进攻伙伴,用男人的方式去争取胜利?这场比赛,令人期待。
(新华社巴格达6月24日体育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