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不回去了,活儿赶得可紧。”6月23日中午,在焦作新区瑞庆汽车发动机生产基地项目工地,施工班组长张涛匆匆挂断电话,然后对记者说:“家人让我回去吃粽子,工地忙成啥样了,我自己恨不能干仨人的活儿,谁还顾得上过端午节?工地上近600人哪个休息了?”
张涛是中站区北朱村人,虽是在本地打工,可他今年清明节没回家,麦收时也没能回家,都是为了赶工期,正如工地门口大牌子上写的:“确保第一台发动机10月1日正式下线。”
瑞庆项目一开工就确定要创造新奇迹。今年2月1日,张涛他们站在这里的一片麦地上参加开工仪式,听说四个月后,这里将矗立起7万多平方米的厂房和1万多平方米的行政研发大楼,而自己就是这个奇迹的参与创造者,哪个人不是热血沸腾?
记者走进厂房,虽然距上次采访仅有16天,可这里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厂房顶部的采光窗已经安装完毕,彩钢维护墙全部安装好,混凝土砌块隔墙边施工、边粉刷,也基本完工,地面上、半空中、房顶上都是忙碌的工人。
“任务重、工期紧,这么多的交叉作业,如何实现‘抓安全、保质量、促速度’呢?”面对记者的疑问,项目部组织施工的王原雷说:“最重要的还是领导重视,新区管委会主任杜宇、党工委书记郜小方几乎天天来工地看进度、查质量,有时半夜还跑过来看。项目负责人王冰生病时,一输完液就赶来工地,所以我们每次遇到难题,都能很快解决,为施工创造了非常好的环境。”
“另外,我们有个原则,叫‘能干啥干啥,啥能干干啥’。有时你让我,有时我让你,但都要以项目建设大局为重。”他接着说,“我们参建单位和人员都非常了不起。施工单位不讲利润,而是讲质量、讲速度;监理单位不仅认真监督施工质量,还让技术好、能力强的监理员参与项目建设,共同解决施工难题。”
王原雷告诉记者,按照施工进度,端午节当天,厂房地面浇筑要全部结束,通风管道吊装也要全部结束,进度一点儿都不能拖延。“所以,端午节我们就不休息了,等把项目顺利交工,我们再好好地为大家庆功!”
本报记者 丰舒潍 见习记者 张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