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树勋
本报通讯员 张 娟
“俺这里生产的鸡如今‘飞’进了肯德基、麦当劳的快餐店。”
近日,记者在孟州市大定街道北开仪村采访,一个名叫师小宝的男子一见记者就不停地夸起了海口。
看到记者疑惑的目光,他拿出与河南大用集团签订的每年供应300万只肉鸡的合同,同时向记者展示了大用集团供应肯德基、麦当劳等洋快餐肉鸡的合同样本、肉鸡质检证书等。合同样本及质检证书清晰地显示,孟州市共富养殖专业合作社的肉鸡经过层层质检,被肯德基、麦当劳快餐相中。
“我不是吹吧!”师小宝一边说一边咧开大嘴得意地笑了起来。
这时,陪同采访的该市畜牧部门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师小宝可不是个凡人。”
“如何不凡?”记者问。
“他包揽了孟州市所有肉鸡饲养的供苗、销售等业务;他成立的共富养殖专业合作社,吸纳饲养户80余户,一年收益超1000万元;共富合作社2006年与河南大用集团联合,走上了‘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路子,标准化饲养螺丝308品种肉鸡;每年供应大用集团肉鸡300万只……”
听着介绍,记者对这位“鸡倌”肃然起敬。但师小宝不以为然,继续向记者夸起了海口。
他指着整个鸡场说:“我这个饲养场有9个大棚,现存栏肉鸡6万余只,这批肉鸡再有20多天就出栏了。这里的肉鸡都是双胞胎长相,是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外形美观,自然能够吸引洋快餐店。”
记者放眼望去,此言一点也不差。棚里的肉鸡不管是个头还是外形,都大差不离,一个个风姿绰约、抬头挺胸、气势不凡。记者不禁问道:“你饲养的肉鸡怎么长得都一个样啊?”
“呵呵,这里的鸡都是标准化饲养,是严格按照肯德基、麦当劳肉鸡饲养标准饲养的,饲料由大用集团提供,技术由他们培训,我们严格按照流程饲养,一丝一毫都不能有差错。保证42天出栏,一天不少,一天不多,连鸡的长相也基本一样,但价格可比市场上高多了……”师小宝说着停了下来,他对价格刻意进行了保密。
“哟,你这个‘鸡倌’还真不简单啊!”记者感慨地说。师小宝却摇摇头,说他还不满足,正在筹划建设一家肉鸡加工厂,希望把肉鸡饲养的链条延伸到肉制品加工上。
说完,他弯腰走进一座鸡棚,这里饲养的是刚刚孵化的鸡仔,鹅黄的小鸡簇拥在师小宝周围,清脆的叫声带来了无限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