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红军(左)在给村民看病。
本报记者 麻 酩 摄
本报记者 麻 酩 实习生 赵 琨
“除了给村民们看病,我还要给村里有高血压、糖尿病的人建立健康档案,指导他们合理用药。”6月22日,在山阳区恩村三街卫生站,村医范敬国给村民边拿药边说。
眼下,随着新医改在全市的实施,像范敬国这样的村医,划归乡镇卫生院实行一体化管理,开始过吃“皇粮”的日子,这也就意味着全村4000多名村民的健康服务将由他负责。
村医方便了群众看病
“不收诊疗费、买药还便宜,别看我们村的人口多,一有病基本上都到卫生站先看。”范敬国告诉记者。他从事医生工作已经有40多个年头了,跟村里的人都很熟悉,一般有个小病村里的人都很愿意让他先给瞧瞧。
记者看到,这个村卫生站面积不大,干净整洁,有诊疗室、小药房、诊疗床,还有空调,诊疗桌上摆着血压计、听诊器,还有血糖仪、电脑等。范敬国说,村卫生站的用房是村委会提供的,一些诊疗用的器材是卫生局统一配备的,他们几乎不用花钱添置。
与范敬国一起工作的还有他的儿子范红军。范红军现在是一名职业助理医师,在繁忙工作之余,范红军加紧学习,准备执业医师考试,希望有一天能代替父亲独当一面。
村卫生站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
“到村卫生室看病很方便,随时都能找到医生。一来收费不高,二来有合作医疗报销,自己花不了几块钱。”今年69岁的村民王桂香患有高血压病,她告诉记者,刚刚在范医生这里拿的阿司匹林肠溶片只花了1块钱。
自今年1月起,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给每个村卫生站配备的所有药品均实行零差率销售,将国家基本药物和河南省增补基本药物目录复印下发到各村卫生站,并举办学习培训班,制定用药制度,引导、改变村医原来的用药习惯,合理用药。同时,该中心还组织人员对村卫生站药库、药房库存药品进行盘点清理,对符合基本用药目录或补充药品范围内的药品登记上册,目录外药品全部在2012年1月5日24时前进行了妥善处理,并通过计算机系统实行信息化管理,核对药品进货发票价格,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健康档案服务患者
“目前,我们村医还有一项主要工作,就是开展公共卫生服务。”范红军指着电脑说。他们已经给村里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病人建立了健康档案,平时给予他们用药和健康生活方式指导。
范敬国告诉记者,现在的村医在做好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一般诊治外,还要做很多政府指定的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量比以前大了。
“一面是自己倾注了几十年的事业,一面是改革的现实,思前想后我还是选择留下来,为村民服务。”范敬国充满信心地说。
为了做好村医转型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先后成立以院长为组长、副院长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乡村一体化领导小组和乡村一体化岗位设置领导小组,确保乡村一体化工作扎实稳步推进。截至目前,该中心共激活19588份健康档案,健康档案项目内容完整真实,激活率达50%,健康档案合格率达到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