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18日,市委书记路国贤,市委常委、秘书长田跃曾在山阳区委书记牛炎平等领导陪同下专程来到中星街道巡返村调研,并与巡返村党总支书记赵福运(前右一)亲切交谈。
文明 村 和谐大家庭
本报记者 赵耀东 摄影报道
由20多年前出了名的穷村、乱村,发展为现在著名的经济强村、文明新村,山阳区中星街道巡返村走出了一条共同富裕、和谐发展的道路。而重视提高村民素质、不断拉升道德标杆,成为该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经济发展了,大伙腰包鼓起来了,富裕后的乡村该呈现什么样的精神风貌?
和谐!一定是和谐!
怎样才算和谐?
经济上,集体共同富裕,不搞冒尖,也决不让一个村民掉队。
精神上,鼓励学习,倡导中华民族忠孝美德,树立社会主义文明新风。
为营造浓厚的学习风气,该村规定:对不努力学习、初中毕业后不再上学的,一律不安排工作;初中毕业考上技校、普通高中、重点高中的分别给予10000元、12000元和15000元的一次性奖励;高中毕业考上大专、本科、重点大学的分别给予2万元、2.5万元和5万元的一次性奖励,拿到硕士学位的一次性奖励10万元。为进一步提高人口素质,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村里还规定,凡本村小伙子娶进一个具有高中以上学历的媳妇,村里奖励1万元;娶个大专生,村里奖励2万元;娶个本科生,村里奖励5万元;娶个硕士生,村里奖励10万元。
巡返村重新修订《村规民约》,将“二十四孝系列故事”印制成册,发放到每个村民手中,每年定期开展“孝星”评选活动。同时,该村每年还开展文明富裕家庭、“五好”家庭、好公婆评选、好媳妇评选活动。常学习、常检查、常奖励,持之以恒,潜移默化,小村文明程度整体提升。
如今的巡返村,环境优美,村民幸福指数高。村里有花园式幼儿园、小学、敬老院、办公楼、老年活动中心、红白理事会、医疗所、运动场,全村种地、吃水、体检全部免费,全部参加医疗保险。老人按月领取养老金,并逐年递增。
多年来,小村民风淳朴,打架斗殴的没有,婆媳吵架的没有,赌博吸毒的没有,大家在一个大家庭里和睦生活。
如今,巡返村正在全力打造“巡返山庄”经济品牌,带动旅游、服务等产业迅猛发展。村民都说:经济发展更好了,村民素质更高了,日子越过越红火。
打起腰鼓,欢快地跳起来,闲暇时,村民们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带上大红花至高无上的光荣。好公婆代表:前排从左至右郭秀英、苗樱桃、崔桂英;后排从左至右赵荣枝、柴惠珍、赵天平。 (本报资料照片)
清晨,一缕暖暖的阳光普照巡返,村里老年文艺表演的队员便翩翩起舞练起了太极扇。
↓昔日绘就的蓝图正在变成现实(拍摄于2009年)
“忠、孝、礼、智、仁、义、信”的牌坊就巍然立于村边的大道上。巡返人正是这样展现着人类正统文化的精髓,遵循最高的道德原则。
郭红梅高兴地从校车上接宝贝儿子回家。现在巡返村的孩子们上下学都有专用校车接送。从幼儿园起至初中每年还有3000元的教育补助。考上高中、大学、直至硕士研究生都有1万元到1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带着孩子在村中散步悠闲自得,幸福之感油然而生。巡返村对本村青年择偶也有严格的规定,凡选择高中学历以及本科学历作对象,结婚时给予1万元至5万元不等的素质补助。
柴惠珍老人(中)想起当年当选好公婆先进时的情境还是难以忘怀。“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现在全村600多口人,人人会朗诵《弟子规》,充分感受传统文化经典,巡返村人就是从各个方面来约束自己,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
街道宽敞整洁,整体划一。专用洒水车定期洒水保洁。
站在巡返村的北侧山顶极目远眺,桃红柳绿,错落有致,整齐靓丽的别墅群尽收眼底。全村160户人家,家家住上了别墅楼房。
↓满面红光的村民赵德三精神抖擞。2005年赵德三被诊断为肺癌,实施了肺癌手术,病入膏肓,而且欠了10万元的经济账,危难之时是巡返村对他实施了大病救助,解决了他燃眉之急。现在赵德三精神状态异常的好,且在巡返村特种玻璃厂供应科正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