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版: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解码多氟多转型路线图
思路先行 转型在后 解码多氟多转型路线图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6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无标题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多氟多作为国家级技术创新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技术研究,开发了一系列的国家级品牌,承担了一系列的国家级项目。其中,包括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国家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示范项目。通过承担这一系列项目,多氟多从诞生那天起就做到了起点高、科技含量高。

  对此,多氟多董事长李世江有着独到的见解:“没有科技创新,所谓的转型,都是不可能的。而多氟多走的是一条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的道路。为此,多氟多申报专利100多项,这些专利形成了自主的核心知识产权,另外,多氟多又把这些技术专利上升为国家标准。”

  多氟多本来是一家为铝电池制造电解液的传统企业。依靠自主创新,多氟多开发出了世界先进的无水氟化铝技术。据此,在短短10年时间里,多氟多一跃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氟化盐企业,铝电池由此而成了多氟多的“第一块电池”。

  成为世界冠军后,多氟多遭遇到“天花板”——随着铝电池的市场地位被体积小、能量高、循环寿命长的锂电池所撼动,多氟多面临发展空间逐渐萎缩的危机,迫切需要转型。但是,转型说起来容易,干起来很难。到底该往哪转?

  对此,李世江讲了一个故事:几年前,他和国内一位老专家一起到日本访问的经历,老专家的一番话让李世江深受启发。他说:“老李啊,你别以为报了那么多专利,又制定了那么多国家标准,就做得不错了。氟这个元素研究好了,产品是可以按公斤、按克卖的。”说到这里,李世江回忆说:“这番话既让我脸红心跳,又让我激动不已。靠科技创新,化学元素周期表上的元素,都能够为人类作出很大的贡献,都能够使它上一个新的台阶。这是我们搞氟化工一个非常重要的追求。”

  受到启发后,多氟多更加注重运用科技,开发了一个新产品LiPF6(六氟磷酸锂)。这个产品是一个典型的高技术、高风险、高附加值的“三高”产品,用于锂电池的电解质,是锂电池的血液。多氟多是中国第一家生产晶体六氟磷酸锂的企业,打破了国外对中国的垄断,是为国家、为民族争光的一个产品。“这个产品被列入了国家的‘863计划’,是焦作市工业项目中第一个被列入国家‘863计划’的产品,还被列入国家战略新兴产业计划、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计划。它也代表着多氟多在新产品开发方面上了一个新台阶,能够为国家、为民族作一些贡献,它本身也是转型升级过程中的一个典型案例”。

  “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需要全社会的广泛支持,保证我们的民族工业上一个新台阶。”李世江回忆起到LiPF6的用户企业调查时的一个场景,该用户企业负责人的话让他至今记忆犹新,“李总,产品的优惠不是主要的,最主要的是我们有了自己的产品。在此之前,我们是求着日本给我们供应产品,而多氟多开发了这一新产品后,你到我们企业来了3次,日本人来了4次,极大地提高了我们的民族自信心。”业内专家的一句话让李世江茅塞顿开:“把‘氟’这个元素研究透了,产品不应该论吨卖,是可以论斤来卖的,比如六氟磷酸锂。”

  李世江介绍,LiPF6只是多氟多众多高科技产品的一个缩影和代表,多氟多在企业生产中走了一条“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的道路。

  具体解释来说,我们已经申报了148项专利,这些专利有两个特点:一是这些专利大多是发明专利,有很高的科技含量;二是大多数可以在多氟多进行产业化,能够转化为生产力,进行产业化生产。这些专利构成了多氟多的自主知识产权,形成了我们的核心竞争力。这就是“技术专利化”。

  同时,多氟多还把这些专利上升为国家标准,无机氟化工50多项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都是由我们来制定的,下一步还将加大制定的力度。配套国家标准,我们还研制了大量的国家标准样品,组建了我们国家第一家无机氟化工行业的国家认可实验室,即“专利标准化”。

  由于我们国家和西方一些国家是互认的,通过多氟多检验的产品可以代表国家走向世界,我们叫“一站检验,全球通行”。2008年,中国成为国际标准化组织的第六个常任理事国,国家也需要企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我们代表中国参加了国际标准化组织,这个组织已经把无机氟化工国际标准的制定任务向中国转移,要求多氟多承担。这就是“标准国际化”道路。现在我们研究的样品已经是国际标准样品,我们正在制定氟化工行业的国际标准。

  谁都知道,六氟磷酸锂是锂离子电池的主要原材料,按照国家政策导向,作为新能源的锂离子动力电池是优先发展的项目。锂电池由此成了多氟多的“第二块电池”。“化工行业有句术语‘氟硅不分家’,在边缘交叉学科上多氟多还可以做大文章。”如今李世江琢磨起了“第三块电池”——太阳能光伏电池。

  目前,多氟多正在做的工作是进军新能源,这也是多氟多今后的发展方向。在焦作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将焦作打造成一座美丽的新能源城市。

  2010年,焦作市成立了新能源领导小组,并划拨出一块土地给多氟多,建设多氟多新能源产业园。多氟多新能源产业园将在新能源的制作、储存、节约,即‘制能、储能、节能’三个方面有所作为。多氟多将推出一系列新能源产品,如风光互补路灯,就是一款典型的新能源产品。利用风能和太阳能发电,运用多氟多自主生产的锂电池进行储存,使用多氟多自主开发的led照明,还有一个庞大的智能系统。今后,多氟多将以更多的技术开发投入,完成多氟多从传统氟化工向新能源的转型升级。

  “我们想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把我们所在的工业集聚区打扮成新能源示范区,让我们焦作成为新能源示范市,在中原经济区建设方面,让新能源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李世江坚定地说,“新能源在改变着这个世界、改变着一个时代、改变着每个人。我们下定决心,在新能源建设方面让多氟多成为一个在全国有地位,在全球有影响的新能源企业。”

  当然,推动多氟多从传统化工行业向新能源产业华丽转身的因素,其实还有很多,比如雄厚的自主研发能力、科学的人才激励机制、对产业链上下游的有效整合,以及“事不成功誓不休”的韧劲,但转型思路明确和正确,无疑是首要原因。

  传统产业门类众多、行业各异,每个企业走的道路各不相同,有的可能同多氟多一样,开始向新兴行业进军;有的则通过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将经济增长模式从粗放型转为集约型;还有的企业是在品牌创建、研发设计、物流营销上下工夫,通过攀升“微笑曲线”的高端环节来提升竞争力。不管选择哪种路径,最重要的是要把时代需求、行业发展趋势同自身原有优势结合起来。对企业而言,必须先知道自己是谁,从需求链、产业链、资金链、物流和供应链等多个层面认清自己的优势,为企业准确定位后,才能明确发展的方向。

  能否找准转型路线图,还考验着企业领导者的判断能力、调整能力和学习能力。转方式首先在于转思想,有什么样的思想观念,就有什么样的发展方式。企业的转型历程就是企业领导者的思想不断创新的过程。转型升级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还包含制造模式、经营模式、商业模式等多领域的创新,因此企业领导者还必须随时保持关注新变化的活力和吸收新知识的动力。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