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版:今日沁阳/副 刊 上一版3
收获
风 景
每周一字
赋文房四宝
夏天喝什么茶好
李信章谈沁阳一中的前身
斗方《诚信是金》
花开富贵
六月(外一首)
壬辰夏观怀府
广场西南角晨练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6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李信章谈沁阳一中的前身
——豫北中学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豫北中学的变迁

  1946年初,原位于山西省阳城县的太岳区豫北中学迁到济源县靠近太行山的涧北村两座大庙内,校长邓一川,教务主任荆吉九。有学生三个班,约100多人。同年底,由于国民党特务利用反动会道门(红枪会)组织暴动,学校又迁回阳城县,不久暴动被平息,学校于1947年又搬下山来,校址选在济源县城西靠近太行山的北杜村的一座庙内,时任校长李勃然(原任校长邓一川,教务主任荆吉九随解放大军南下)。学生有一部分参军,参加工作,只剩下几十个人。当年又补充招收了一批学生组成三个班,100多人。1948年初,随着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急需培养大批革命知识青年,为便于扩大招收,学校又搬迁到济源县城南的南姚村的两座大庙内。校长还是李勃然,太岳行署派周新斋来校任教务主任。学校成立中共党支部,党支部书记李虹(教师,李勃然的妻子),有党员30多人。学生扩大到五个班,约250人。

  1949年9月,全国基本解放,平原省宣告成立。省教育厅决定将豫北中学和焦作师范合并,在河南省立沁阳中学旧址设立平原省立沁阳中学。合校、建校大会于同年10月25日召开。校长李勃然,副校长文迅,教导主任李一本,副主任周新斋,总务科长杨子俊,有行政人员15人,校工6人,炊事人员27人。教师:语文组有9人;数学组有5人;史地组有8人;博物组有5人。在校男女学生共408人,分为10个班,其中初中7个班(后合为6个班),初师3个班。

  课程设置与教学活动

  并校之前,豫北中学设置的主要课程有:语文,数学,时政,近代史,地理,体育以及音乐等。学习方法主要采用自学与辅导相结合。同学之间互帮互学,经自学讨论后仍有不懂的问题,就向老师提出,由老师随时给以讲解。这种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自学的习惯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于环境艰苦,学校的生活学习用品主要靠师生自力更生,勤工俭学来解决。老师自编自印教材,学生找废纸制作笔记本,把小荆棍或竹子削尖代替笔,用颜料加水制成墨水。学生吃粮由政府供给,但要师生自己去搬运。所需各种蔬菜全靠自己开荒种植来满足。校舍因为多是旧庙,年久失修,漏雨漏风,师生们就自己动手修房补墙,睡觉打地铺。上课没有桌凳,师生们冬天在屋里席地而坐,夏天就在室外树荫下上课。

  根据形势需要,师生们白天上课,劳动,晚上组织工作队到农村宣传共产党的方针政策,写标语,教群众唱革命歌曲,演文艺节目,如《孟祥英翻身》、《穷人难》、《白毛女》、《送夫参军》、《锄奸记》、《小二黑结婚》、《王贵与李香香》等。还积极搞土改,反奸反霸,参军参战,支援前线,保卫胜利果实。1947年下半年解放孟县时,师生们就到前沿阵地上宣传演出,写标语,敌人进攻了就随部队一起转移。同年底至1948年初,陈谢大军挺进豫西,师生就到农村宣传组织群众参加支前担架队。1948年春天,大批伤员从洛阳前线转移到济源,师生们就去野战医院为伤员进行慰问演出,看护伤员,还帮助部队做刚从国民党军队中俘虏过来的伤员的组织管理和政治思想工作,给他们读报纸,讲解放战争的大好形势以及共产党的方针政策,还给他们演《劝归队》、《宋庆龄骂蒋》、《穷人难》等文艺节目,使他们受到极大的教育和鼓舞,有很多伤员伤势刚一好转,就要求参加解放军,上前线同国民党军队作战。

  由于解放战争形势的迅速发展,急需大批青年知识分子参加革命工作,豫北中学招收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是村里选送的觉悟高的退伍军人,小学教员,村干部,青年积极分子及军干烈士子女,这些学员经过学校短期强化培训,哪里需要就去哪里,送一批然后再招一批。仅1946年底至1947年初,参加教育工作的就有十多人,参加解放军随大军南下的有十多人,参加其他工作的有二十多人。

  1948年夏季,豫北中学受太岳行署的委托,在南姚还办过青年干训班,共有2个班,100名学员,学员大部分来自济源、孟县两个县,都系农村青年干部。干训班办了三个月,由学校领导和党员老师讲课,学习内容主要是国内外大好形势,讲党的方针政策,讲劳动人民翻身解放,当家做主人的道理。干训班结业后,学员们都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为当地的土改等工作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豫北中学搬迁到南姚后,学校基本稳定,教学也比较正规。上课有了固定的教室,桌凳,还有骡马四匹,马车两辆,师生吃粮、烧煤都用马车去拉。由于当时斗争还十分复杂,上级政府为了保证师生们的安全,确保群众运动的顺利进行,就给师生发了枪支,并训练了骨干人员专管。

  师生们既是学生,又是工作队,还是战斗队,集体行动,整齐划一,革命气氛十分的热烈。

  

  (作者系原沁阳中学党支部书记)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