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原文钊)博爱县水利局在水利建设效益日益突出、粮食生产连年丰收的大好形势下,全面加快推进各项水利工程建设,为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提供强有力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和省委、省政府《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的出台,明确提出支持豫北豫西山前平原优质专用小麦、专用玉米、优质大豆、优质水稻产业带建设,这为促进博爱县由传统农业大县向现代农业强县的跨越,把博爱建成全国有影响力的优质粮食生产核心区、现代农业示范区提供了重大机遇。
今年年初以来,博爱县高标准编制了城区“三纵五横二湖一湿地”水系总体规划,博爱县水利局依据规划和全县水利工作实际,确定了以幸福河治理、蒋沟河城区段治理、北横河治理、发展大道明渠、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农村安全饮水、安全饮水村村通、丹东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博爱县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项目、抗旱应急水源为十项重点工程,预计投资2亿元,全面推进河流治理和水利工程建设。
所有项目实施完成后,该县将实现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万亩,改善节水面积2万亩,改善除涝面积2万亩,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人口1万人,村村通饮水安全工程解决3万人,治理山区水土流失面积5平方公里。目前已有6项工程开工建设,完成投资8000余万元。
为推进灌区可持续发展,博爱县水利局把服务农业灌溉作为灌区的中心工作,加大引水力度,科学管理水资源,确保灌区内农经作物的适时灌溉,全年完成灌溉任务55万亩次,并加大城镇供水力度,在保证生产、生活用水的同时,引水入城,打造青山绿水的城市滨水景观。
该县水利局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加强管理、注重实效”的工作方针,大力加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以小流域为单元,坚持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耕作措施相结合,实施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实现由分散治理向集中和规模治理的转变。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为了让水资源能够可持续利用,博爱县水利局严格实施水资源管理办法,把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节约保护放在突出位置,努力促进水资源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继续把水资源费和南水北调基金征收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突出抓好水资源基础工作,严格实施取水许可制度、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水资源论证制度,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逐步实现用水计量收费,重点是用水大户,全部安装计量设施,确保完成水资源费和南水北调基金征缴上解任务。
同时,博爱县水利局加大水利普查工作力度,按照上级部门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静态和动态数据的录入工作,做好正式普查表下发及统计工作,保证普查表的足额发放和全额回收,同时完成县级数据汇总、审核、平衡分析、成果上报工作,为普查成果发布阶段工作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