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山阳城 上一版3
西柏坡
七月礼赞
七律·纸墨春秋
嬗变
念奴娇·遵义感怀
七绝·迎七一诗歌
朗诵会有感
永远的旗帜(组诗)
浪淘沙·焦作日报
创刊55周年感赋
贺《焦作日报》创刊55周年
人生路上,相约《红岩》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2年6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夏爱华 / 红色阅读
人生路上,相约《红岩》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18岁那年,我买到一本《红岩》。如获至宝地拿回家,彻夜阅读,心中充满感动。这本书,让我热血沸腾。我也很想如书中的那些英烈一样,哪怕在狱中,也坚持斗争。

  24岁,新婚的我,蜜月旅游,我选择去重庆。在一个小雨霏霏的清晨,来到江姐生前被囚禁的地方——渣滓洞。走过寂静的院落,透过门窗,我看到刑讯室的刑具,在无言地述说着革命者的坚贞不屈。狼牙棒、皮鞭、电椅、火盆、烙铁……此时的我,更敬重革命者的勇气。

  我还参观了白公馆。刑讯室设在山洞里。大白天里面也点着火盆。冷寂的风吹过,火的影子在石墙上舞动,更让人觉得阴森恐怖。我意识到,胆小鬼到了这里,不用上刑,他肯定骨头先就软了。

  在人生路上跋涉,走到哪里我都带着这本因翻阅次数太多而卷了边的《红岩》。它带给我无穷的精神力量。在遭遇人生的坎坷时,我对自己说,向江姐学习。我都会默诵江姐那句掷地有声的名言:“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

  《红岩》陪伴我走过多年的人生道路。而今,涉过人生险滩,有了一分安定的生活,我才知道一个真实的秘密。原来,在1949年11月27日的那场疯狂的大屠杀中,大部分狱友都遇难了。仅有15人因买通狱卒,逃过劫难,侥幸生还。而作者罗广斌就是那15位幸存者中的一位。知道了这个故事后,我对《红岩》更加敬重。怪不得小说如此感人,原来作者就是亲历者。

  细雨霏霏的春夜,轻轻合上《红岩》,我的心,平静如水。在这浮躁的年代,喧嚣的城市中,唯有《红岩》让我的心归于平静,并且更加善于思考。《红岩》有其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每个人都应该阅读此书,思考自己的人生走向。这本书告诉我们,人生一定要有意义。做有意义的事,人生才是充实的,美丽的。

  时光如梭,转眼28年过去了。人生路上,年已不惑的我,相约《红岩》,心中时刻都充满了向上的力量。

  (本版照片均采自本报资料库)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