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曾经登上世界权力巅峰的人,尼克松讲过一句富有诗意的话:“在伟大领袖的脚步声中,我们可以听到历史的滚滚惊雷。”在《焦作日报》创刊55周年之际,当我们在烟波浩渺的历史长河中,采撷一段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跟随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脚步,感受他们与怀川大地曾发生过的交集、碰撞产生的浪花,用过往的历史走向未来时,毛泽东当之无愧。
毛泽东,一代伟人,许多混沌的生命当中脱颖而出那一点灵光,时代烘炉里所提炼出来的稀有金属,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抑或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和历史学家。这位为中国人民建立了开天辟地的伟业,扭转乾坤,彻底改变中国任人宰割命运的人,在历史的时空中,真正同怀川产生交集,亲自用脚步丈量过的土地在武陟。
本报记者 李光远
1951年3月,造福人民的新中国引黄灌溉第一渠——人民胜利渠开工。工程于1949年提出,1950年规划设计,同年10月经政务院批准兴建。1952年3月第一期工程即渠首闸建成,同年4月举行开闸放水典礼,从此,结束了“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历史。
1952年10月31日,开国领袖毛泽东主席亲临人民胜利渠视察,并亲手摇开了渠首1孔闸门,滚滚黄河水进入总干渠。灌区工程于1953年8月全面竣工。
“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这一如今题写在黄河委员会门前的领袖教导,是1952年10月31日早晨5点多钟,毛主席视察黄河从开封乘专列来人民胜利渠视察时,向登车给他送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黄河“河官”王化云和河南省委、省政府负责同志嘱咐的一句话。
当日上午10点多钟,毛主席来到人民胜利渠渠首,他向前来迎接他的原平原省委书记潘复生、省政府主席晁哲甫、省军区司令员刘致远和人民胜利渠渠首领导人乔登云说:“‘人民胜利渠’这个名字好。我今天就是来看这条‘小黄河’人民胜利渠的。”
这次视察黄河期间,毛泽东在位于武陟县的人民胜利渠渠首进行了短暂休息。休息的地方是建于1950年的渠首纪念馆,原是供修建渠首工程的苏联专家居住,由水利部顾问苏联专家布可夫·沃洛宁指导按照苏联风格建造的,纪念馆共5间,长 17.5米,宽8米。毛泽东主席视察时曾在此休息,后改为毛主席视察渠首纪念馆。
如今,在武陟渠首纪念馆,门前5棵参天白杨可以见证当年的情景。馆内保存着毛泽东主席视察时的资料、照片和用过的茶杯、毛巾、桌、椅、棕床,保存了过去人民群众战天斗地的珍贵资料照片,陈列着人民胜利渠渠首灌溉区域图、简介等,供游人参观。
据已退休的老科技人员、人民胜利渠渠首花果园的主要建设者之一史孝亭回忆,豫北地区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占地66.66万平方米的大型花果园——人民胜利渠渠首花果园,是遵照毛主席“要把这片地方栽上树,绿化好”的指示兴建实施的。曾经那个“抬头是邙山,低头是河滩。大风黄沙刮过来,光想埋住俺”的一片荒凉黄河沙滩不见了,从人民胜利渠渠首到新乡市郊50多公里的总干渠两岸,白杨参天,绿柳垂荫,花木连绵,形成了一条百里绿色长廊,当时许多国际友人和国内人士看了人民胜利渠的绿化,无不赞美道:“人民胜利渠真是美如画啊!”
正是在毛泽东的关怀下,几十年来,人民胜利渠为豫北地区近百万亩田园的丰收立下了汗马功劳。
作为一代杰出历史人物的毛泽东,他有一个习惯,每到一地必先进行两方面的调查:一是向人作调查,询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人民生活等现实情况;一是向书本作调查,了解当地的历史情况、地理沿革、文物掌故、风土人情以及古人写的当地的诗文。一代伟人毛泽东与怀川的点点滴滴,经过有心人的探赜索隐,居然也丰富异常。
焦作,古称怀川,地处中原,是华夏民族发祥地的中心地带,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厚的文化内涵。自夏朝第六代君王少康迁都于温(今温县),焦作已属“富冠海内”的“天下名都”。这里北依巍巍太行,南临滔滔黄河,大山大河大平原造化了这里山水人文之大气。怀川大地用她甘甜的乳汁孕育了军事大家司马懿、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朦胧诗祖李商隐以及明代科学家和艺术巨星朱载堉等历史文化名人。
1958年11月,毛泽东到河南新乡地区视察,在安阳接见了新乡地县级负责干部。他在和安阳县委书记陈春雨握手时,面带微笑地说:“啊,你是安阳的,安阳是曹操起家的地方啊。曹操这个人懂用人之道,招贤纳士,搞‘五湖四海’,不搞宗派。他还注意疏浚河道,引水灌溉,发展农业生产。”毛泽东在与温县县委书记李树林谈话时说:“温县是司马懿的故乡。他出身士族,多谋略,善权变,为魏国重臣。”还询问李树林知道与否。
爱好诗文的毛泽东很喜欢李商隐的诗,他对有关李商隐的遗迹和研究也颇感兴趣。1959年,他视察河南,在新乡接见沁阳县委书记时,曾关心地询问起李商隐故里沁阳雍店的情况,并指示要重视李商隐研究,保护好有关文物史迹。
世纪伟人毛泽东与怀川这块风水宝地结下深厚情缘的众多掌故不胜枚举。后经我市市委党校党委副书记、教授杨家卿编著成《毛泽东情系怀川》一书,共24万余字,分为情牵心系篇、问地道名篇、谈史论典篇和圈诗评文篇等四个部分,书中详述了一代伟人毛泽东一生同怀川大地结下的深厚情缘,其中有一部分图片和史料鲜为人知。毛泽东的儿媳、将军邵华亲自为该书作序。此书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发行,2006年8月刚一发行,就受到了人民网、新华网、《光明日报》等多家媒体的关注,在海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从此,毛泽东与怀川的故事遂广为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