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史文生
当命运的暴风雨袭来时,他横竖不说一句话,生活的重担压在肩膀上,他的头却从没有低下!用33年辛劳,延展爱心,信守承诺。他就像是一匹老马,没有驰骋千里,却一步一步地到达了善良的峰顶。
谢延信是焦煤集团鑫珠春工业公司一名普通采煤工。1974年,他新婚一年的妻子生下女儿后因产后风不幸去世,他主动承担起照料前妻父母和呆傻妻弟的责任。为使老人放心,本来姓刘的他毅然改姓为谢。1979年,岳父突患脑中风,全身瘫痪。一老、一瘫、一傻、一幼,重担全部压在谢延信的身上。为照顾岳父一家,谢延信狠下心把5岁的女儿送回滑县老家,自己在焦作伺候老人。岳父瘫痪在床18年,他精心护理,端屎端尿,洗澡按摩。为省钱给两位老人看病,他四处打零工,经常挖野菜、捡菜叶,连水果也没舍得给自己买过。岳母患有肺气肿、胃溃疡,丧失了劳动能力,内弟先天呆傻,在岳父去世后,谢延信对他们的照顾更是尽心竭力。他以不放弃照顾前妻一家人为前提,多次拒绝组建新的家庭,直到丧妻10年后才与志同道合的谢粉香组成新的家庭。2003年,谢延信因脑出血落下了反应迟钝、行动不便的后遗症,他便让妻子来焦作共同照顾前妻一家。
谢延信一诺千金、大孝至爱的先进事迹经《焦作日报》率先报道后,引起社会强烈反响。谢延信的事迹也引起了上级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对他32年无怨无悔的真情付出以及尊老爱幼、无私奉献,用家庭的和谐去倡导社会文明的新风尚进行了报道。后《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河南日报》等媒体相继报道。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很快批示。中宣部立即把谢延信作为平民典型进行宣传。2006年12月中旬,中宣部新闻局派出央视国际网、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中国广播网先行到焦煤采访谢延信。
2006年以来,谢延信先后荣获河南省敬老楷模特别奖、“中原二十四孝贤”、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河南省“十大道德楷模”、“寻找感动中国的荣誉矿工——十大杰出人物”、“中华孝亲爱老之星”等称号。2007年9月18日,谢延信荣获“全国道德模范”称号,受到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接见。2008年2月17日,谢延信又被评为“感动中国”2007年度十大新闻人物,受到全国人民的钦佩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