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聂 楠 麻 酩
栉风沐雨55载,伴随着焦作日报社的跨越式发展,焦作日报社印务公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承载着焦作日报由思想到形式的物化转换,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华丽蜕变。梳理历史,是对前人的尊重,更是对未来的展望。继往者,方能开辟未来。来吧朋友,让我们一道捡拾起这沉甸甸的记忆碎片,对焦作日报印刷之变作一次跨越时空的巡礼,并以文字的形式将此程崎岖之途定格于尘封的历史,勉励来者,砥砺奋进,一路高歌。
在焦作日报创刊55周年之际,2012年6月16日,焦作日报老、中、青三代报人齐聚一堂,共同梳理了一段“苦尽甘来”的印刷之变,笔者也有幸成为捡拾起这段记忆的历史记录者。
从无到有、从铅印到胶印、从卧机到塔机、从单机到三塔联机、从国产到进口、从黑白到单彩、从单彩到全彩……谈及焦作日报印刷之变,大家都异常兴奋,数十年来的记忆就在这三言两语之中被还原出历史的真实,沉淀出了渐而清晰的发展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