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 辉 原文钊
4点多钟起床,5点半之前就赶到发行站,每天要送5个半小时的报纸,最迟中午12点要把全部的报纸送完。烈日炎炎的夏天和北风凛冽的冬天,让本来就辛苦的送报工作变得更加困难。这是发行员每天工作的真实写照。
“我是1989年来到发行站的,当时我刚刚高中毕业,来的时候才18岁。”张妍说。
“我感受最深的是,别人睡觉睡得正香的时候我要早早起床了,不是说骑马坐轿不如黎明睡觉嘛!我几乎一年四季都是凌晨4点30分就起床了。洗漱完毕从家赶到发行站大概就5点多了,其实我们发行员都是这样的,5点半之前我们都要在发行站里等报纸了,领了报纸,先要一份一份地分好。每个人的报纸分完,需要大约1个小时。等到可以出发送报纸,已经是6点多钟。不敢起床晚了,我们每个人一般一天要送1000份左右的报纸,要是12点之前送不到读者手里,就是我们的失职。”张妍回答道。
“张老师作为发行员,你在工作中怕什么?”记者接着问。
“我比较怕冬天送报纸,每到冬天早上上班心里都有点害怕,冬天清晨路面上结了冰,尽管我和同事们走路都特别小心,可是时不时还是会摔倒在地上。冬天我们骑车都不敢太快的,尤其是自行车外胎用的久了、旧了,就更加容易摔倒了,每一年都有人摔伤呢。”张妍说。
这是记者近日来到焦作日报社焦东发行站采访时和该发行站站长张妍的一段对话。
张妍从事发行工作已经有23个年头了。张妍告诉记者,在她做发行员的这些年里,可以说几乎没有客户因为她报纸送得不及时而和她红过脸。她说,作为发行员最担心的是把报纸发错了,要是发错了她会坐在路边一户一户地回忆错在哪里了。
张妍说,发行工作虽然苦点、累点,可是发行工作关乎报纸的命运,报纸发行量的多少是衡量报纸质量和影响力的一种表现。在今天报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发行量是关系到报社生存发展的一件大事,也是衡量发行员工作能力的一把尺子。所以每征订出一份报纸,每送出去一份报纸,她心里都特别得高兴。
除了恶劣的天气,订户家里无人看管的狗给投递员带来了不少麻烦。发行员丹霞指着她腿上的一个半圆形的黑色疤痕对记者说:“你看这就是有一次被一条半成年的狗咬的,现在还有疤痕呢。好多年都过去了,可是每到阴天下雨这个疤都很痒。”由于发行员要走街串巷,要走进小区和居民楼,所以每个发行员几乎都有被狗咬的经历。投递员金国荣说,有一次去一个小区送完报纸刚要出门,就被尾随的一条小狮子狗咬了一下,伤口当时就出血了。
“小李,你可能不知道的,很多读者对我们真的很好的。每逢下雨天,走到谁家的屋檐下,市民会很热情地请我到他们家避雨。刚参加工作那会儿我最喜欢过节了,因为每逢过节给客户送了报纸,客户会给我东西吃。夏天还有的晾好了开水让我喝呢。”当被问起是什么让发行员不辞劳苦地从事发行工作时,张妍眉开眼笑地对记者说:“记得有一次我还给一个客户借钱修自行车呢,他们对待我像亲人一样,给他们送报纸虽然累点,可是内心还是挺高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