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店镇辖27个行政村,197个村民小组,5.1万人,其中党员1245名、村干部135名;区域面积88.8平方公里,7.5万亩耕地,其中水稻地3万亩。詹店镇位于焦作、郑州、新乡三市接合部,焦郑高速、詹泗公路、郑新公路、京广铁路穿境而过,武惠浮桥使詹店和郑州零距离对接,有京广铁路焦作东站(一级站)、老田庵2个火车站,年运送旅客3万余人次,货物吞吐量近100万吨,具有得天独厚的交通、区位优势。引黄灌渠——人民胜利渠贯穿该镇全境,水资源丰富,盛产优质大米和黄河鲤鱼,素有“豫北小江南,中原鱼米乡”之称。2011年,该镇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8.6亿元,财政收入完成1239万元。
近年来,詹店镇按照“打造城市副中心、工业主战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对接郑州的桥头堡”的战略定位,瞄准建设“新型工业区、商贸物流区、生态宜居区、特色农业区”的总体目标,加大基础投入,全力招大引强,优化产业结构,致力改善民生,着力维护稳定,全镇经济社会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该镇先后荣获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河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河南省文明村镇、焦作市“五好”乡镇党委、焦作市新农村建设先进乡镇、焦作市信访稳定工作先进乡镇等多项省市称号,连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综合岗位目标考核优秀单位,2010、2011连续两年跨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百强乡镇行列。
一、基础投入持续加大,詹店新区建设成效显著。
该镇牢牢把握“城市副中心、工业主战场”的战略定位,充分发挥詹店独特的区位、交通和资源优势,抓住省委、省政府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的战略机遇,加大力度推进詹店新区建设,全力打造向东对接新乡平原新区、向南承接郑州产业转移的桥头堡,詹店新区建设初见成效。该镇占地3.1平方公里的东部工业区建设进展顺利,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进展;累计完成投资1500万元,建设了三纵一横总长5000米的主干道路;架设高压线路4000米,建成了水务公司,供排水、通信等管网建设有序推进,企业入驻条件明显改善。
二、项目建设势头强劲,工业经济快速发展。
该镇始终坚持“兴工强镇”的指导思想不动摇,以项目建设为抓手,集中精力抓好工业企业,集中资源服务工业项目,集中智慧提升工业经济,全面加快工业化进程。特别是2010年以来,该镇强力推进詹店新区东部工业区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功能不断完善,瑞福莱反光标牌、正一纺织机械制造、华瑞防水防腐材料、汇金炉料磷铁、康星药业、福瑞达精密铝铸件等一大批投资规模大、市场前景好的工业项目相继落户詹店,全镇工业经济呈现蓬勃发展的强劲势头,初步形成了生物制药、机械制造、新材料等主要产业。2011年,全镇工业增加值完成12.8亿元。
三、城镇功能日臻完善,第三产业繁荣活跃。
该镇坚持“三化”协调发展,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着力构建商贸物流区,完成了詹店新区25平方公里整体发展规划;武陟车站更名为焦作东站,老田庵车站改造工程有序进行;焦郑高速在詹店新区境内开口下线工作稳步推进;拆除老新郑路镇区段违章建筑4000余平方米;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支持,人民胜利渠和詹泗路升级改造工程正在进行;投资300余万元,完成了镇区主大街的硬化、绿化、亮化、美化,铺设了镇区供排水管网;商贸业进一步繁荣,物流业快速发展,镇区面貌明显改善。
四、农业农村全面发展,农村面貌有效改观。
该镇始终坚持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全面落实国家种粮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等支农惠农政策,农业装备水平不断提高,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截至2011年,全镇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至61家,其中创建省级明星合作社1家,市级明星合作社3家;以黄河鹅业、黄河肉鸡、中海禽业等养殖合作社为依托,畜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健康发展,2011年,畜牧业总产值达到2.68亿元,畜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渠道;以东湖莲鱼、兴渔渔业合作社为依托,充分发挥该镇水资源丰富的优势,特色水产养殖快速发展,2011年,渔业产值达到9800万元;新增无公害农产品基地2个,“武陟大米”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完成造林6100亩,植树320万株,农业生态条件明显改善;积极推进新农村试点村和示范村建设,何营东示范社区建设进展顺利,一期“金岸名郡”已建成,正在粉刷墙体;深入开展“清洁家园”行动,农村面貌明显改善。
五、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生保障进一步增强。
近年来,詹店镇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期盼、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马营、李庄、张菜园跨人民胜利渠桥建成通车;投资810万元,对镇一中、二中、郭庵、老田庵等9所中小学进行了改扩建;镇文化站建成投用,全镇完成农家书屋20个村;投资120万元建成了镇卫生院医技楼,农民合作医疗参合率在95%以上;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2011年,4553位60岁以上老人首次领取了养老金,群众养老工作步入了制度化、规范化轨道;投资1200万元,建设镇村道路60多公里;投资890万元,完成了东三河、陈宋王马河、倒灌河等引黄支渠的节水改造;完成了张菜园大堤南灌河硬化工程;关注困难群体,严格落实五保、低保政策,改造农村危房30余座;创新计划生育工作机制,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活动深入推进;积极开展“平安詹店”创建活动,采取技控防范措施,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行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工作机制,有效维护了社会大局稳定。
六、致力提高执政水平,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围绕全镇发展大局,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顺利完成镇、村两级基层组织换届工作,镇党委、镇政府领导班子建设和机关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党支部领导下的村级组织不断巩固;党建“三级联创”扎实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认真贯彻落实《廉政准则》,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监督委员会和“三资代理”服务制度,营造了风清气正、廉洁高效的创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