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文娱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七月荧屏迎暑期黄金档
人间失去“龙套大师”
雪村自导自演惊悚片
《卧龙岗》
丹青翰墨颂党恩
项目服务当标兵 巧手绘出新家园
电影《首席名模》“模特演员选拔大赛”启动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7月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人间失去“龙套大师”
—— 各界悼念著名表演艺术家黄宗洛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黄宗洛 (本报资料图片)

 
   

  新华社北京7月1日电(记者万一)在很多话剧迷的印象中,黄宗洛似乎就从未年轻过。他扮演的老舍名剧《茶馆》中那个讲话阴阳怪气、整日提笼架鸟的满清遗少松二爷实在深入人心。

  6月30日15时10分,有“龙套大师”之称的著名表演艺术家黄宗洛因重症肺炎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社会各界以各种方式纷纷悼念。

  舞台四十载 演活上百角儿

  “6月12日,北京人艺在人民大会堂举行60周年院庆,本来想请黄老出席,却发现他已经入院。住院期间,人艺的同事和亲友都去医院看望,但黄老已处于昏迷状态,无法与外界沟通。”人艺新闻宣传组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黄老曾自嘲长得寒碜,天生不是当主演、台柱子的料。但只要有角色,他就使劲演。在“龙套”生涯中,黄老饰演最多的是看门大爷和太监,迄今共塑造了100多个类似的小人物,自诩为“百丑图”,其中重要的形象有72个,他自称为“七十二变”。

  作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建院之初的第一批演员,黄宗洛幸运地遇到了焦菊隐、于是之等话剧艺术大家,不过这样的群体对他自然有着更高的要求。他的“人艺”生涯之初并不顺利,几度因表演不过关遭遇角色撤换,“处于除名改行的边缘”。好在有焦菊隐这样的大师从旁调教指点,加上他刻苦付出,终于渐渐找到感觉,从《龙须沟》的龙套演起,一直演到《茶馆》中的重要角色松二爷。

  各界纷纷悼念:“小人物”成就“大演员”

  北京人艺的著名演员杨立新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是在从家中到剧院的路上通过媒体得知这一消息的。他回忆说,自己1975年到人艺,还和黄老同台演出过。“我们一起演过话剧《万水千山》,黄老扮演一个国民党的小军官,他特别善于用小细节去丰富人物”。在杨立新看来,这位前辈虽然塑造的大多是小角色,不过却总能凭借对人物的精彩刻画得到观众的注意和认可。

  微博上,许多名人和网友纷纷“点”上蜡烛,悼念这位素有“小草”和“龙套大师”之称的快乐老头。一些网友在微博里用黄宗洛在《茶馆》里的台词问候他:“松二爷,您养的还是黄巧儿?”一句话,让众多网友热泪盈眶。

  “卖艺黄家”:“误入歧途”做演员

  黄宗洛1926年9月26日出生于北京,祖籍浙江瑞安,生于一个书香世家。父亲是电机工程师,清末留学日本,回来考上了清末的洋翰林。他们兄妹共5人:宗江、宗淮、宗洛、宗翰、宗英,均与艺术结缘,戏称“卖艺黄家”。受哥哥姐姐的影响,虽然大学念的是心理系,但黄宗洛最终还是对表演产生了兴趣,他曾笑言演戏是“误入歧途”。

  1952年,黄宗洛进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1987年退休。从事话剧、戏剧、电影表演50余年。

  除了在北京人艺以擅长演小角色著称于世,黄宗洛在影视方面也建树颇多。他在电影《活着》中饰演常贵爹;在《找乐》中饰演主角韩大爷,该片获希腊帖撒罗尼迦国际电影节表演金奖和法国南特三大洲电影节金奖。还参演过电视剧《大宅门》、《笑傲江湖》、《西游记》、《我爱我家》等。2007年,他被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协会授予终身成就奖。

  黄宗洛和黄宗江、黄宗英兄妹三人曾合作出版《卖艺黄家》和《卖艺人家》。2004年,黄氏四兄妹——黄宗江、黄宗英、黄宗洛、黄宗翰,曾联袂出演电视剧《大栅栏》,一时传为佳话。大哥黄宗江曾动情地说:“这是咱们兄妹第一次荧屏相聚,算是给大家留个纪念吧。”大哥黄宗江已于2010年10月去世。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