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甄嬛体”寄语毕业生 称学生“众爱卿”
高校教授自称“朕”,又将学生称为“爱卿”,话语中充盈着“高富帅”与“白富美”,这是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毕业典礼上的一幕,该校副教授高艳东在2012年本科及研究生学生毕业典礼中,发表了1100字的“甄嬛体”雷人讲话,不仅在现场赢得学生的阵阵掌声及欢呼声,更是在网络上火了一把。昨日,高艳东回应新快报记者称,希望通过幽默轻松的方式让学生“快乐毕业”。
“小三”喻母校雷倒学生
“朕私下想,诸位书生必是极好的。众爱卿均是高帅富,众爱妃均是白富美。”近日,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副教授高艳东在学生毕业典礼中如此开篇,瞬间雷倒了一众听讲的毕业生,更在昨日引爆网络热潮。
“当时真没有想到高老师这样说啊。”法学院毕业生李同学告诉新快报记者,整个毕业演讲处处充满了幽默,学生们大感意外。“其实去年高老师也讲得不错,我听上届的学长说,今年他应该会更雷人。”刘萌说自己在听到演讲稿中“即使有一天浙大二了,我们也会死心塌地地爱她,这就是母校”这句话时,瞬间眼泪涌出。
与此同时,高艳东还在演讲中将排名中国高校第三位的浙大比喻成“小三”引学生大笑。他说,“在各大排行榜中,我们常年排第三。在江湖,人称小三。这种小三精神,也是浙大人特有的人生哲学:只做不说,明知没地位,坚信有机会。而且,在武书连的流行排行榜中,浙大已经排第一。至于你们信不信,我反正是信了。”
演讲稿中还出现了“混混”、“水货”等网络热议词语。
轻松幽默欢送毕业生
针对“雷人演讲稿”走红一事,昨日新快报记者采访了当事人高艳东,他说,自己并不知道演讲稿已经传遍微博。
“这和我平时的教学风格是分不开的,也和毕业典礼这样一种特殊形式分不开。”对于毕业致辞中出现了“甄嬛体”的影子,并且引用网络流行语,高艳东如此解释。他说,平时的教学中,自己就提倡无快乐不学习,无案例不刑法,“面对现在的90后大学生,学术就不能变得很沉重,成为学生的负担,这不利于学术在学生中的推广”。
高的一名学生告诉新快报记者,高艳东也经常举幽默案例来给同学讲解枯燥的法律条文,“无案例不刑法”。
高艳东强调,雷人演讲迎合的是毕业典礼这一特殊形式,“学生们辛苦了四年,希望他们能够快乐毕业,记住学校的充满朝气、生机勃勃。带着笑容离开学校,奔向更广阔的舞台”。
网友:老师正经一点好
微博转出演讲稿全文后,网友纷纷跟帖留言,网友“@半杯馊茶”说:“如果这个演讲稿不是杜撰的,我个人认为列于新中国演讲前五名毫无愧色,另外,浙大曾经有中国剑桥的美誉,真不是盖的。”
网友“@nick_小黑”说:“太有才了!与时俱进、简单、干练、诙谐而又满含深意的话语,让人于嬉笑中思考。最后的结尾,一句话,让我这个非浙大的人也哽咽了。”
甚至还有网友将此文和两年前华中科技大学“根叔”的对比。
不过,也有部分网友对这样的演讲稿持有否定态度,网友“@谢丹”认为其“哗众取宠”。网友“@天下的飞鹰”则表示,“老师还是正经一点比较好,尤其是法学的。”
■演讲稿原文
“浙大是中国最水的大学”
朕私下想,诸位书生必是极好的。众爱卿均是高帅富,众爱妃均是白富美。但是,请你们记住:法律只评价客观行为,而不关心主体形象。
竺校长曾经问过两个问题,“到浙大来干什么,将来毕业要做什么样的人”。你们说,到浙大来混,将来要做一个混混。但是,浙大毕业生不能做个小混混,要做个敢爱、敢恨、敢裸奔的文艺混混。潘靓超同学有这样的气质——身材那么差还敢光着出来混。他的行为,充分地阐释了浙大的草根精神。
紫金港,西溪,玉泉、之江、华家池,浙江大学每一个校区都带着水字,浙江二字一半是水,所以,浙江大学是中国最水的大学,但是,我们的毕业生绝对不能做水货,我们今天不能做富二代,我们也不要去当屌丝。
事实上,浙大绝对不是水校,在各大排行榜中,我们常年排第三。在江湖,人称小三。这种小三精神,也是浙大人特有的人生哲学:只做不说,明知没地位,坚信有机会。而且,在武书连的流行排行榜中,浙大已经排第一。至于你们信不信,我反正是信了。
其实,第三还是第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浙大从来没有二过。但是,即使有一天浙大二了,我们也会死心塌地地爱她,这就是母校。之江校区是猫的世界,光华法学院的院徽吉祥物应该是光华猫。但是,浙大校徽的标志是求是鹰,校长看到我们的院徽设计,会很生气地问:我的鸟呢?所以,我们心中,法学院的院徽应当是猫头鹰。法学院的毕业生因此应当有猫头鹰的气质:黑夜给了你们黑色的眼睛,我们却要用它寻找光明。当然,猫头鹰精神还有另外一种——能走猫步,能干鸟事。
大学有相同之处,进来的时候,要学习做人,出去的时候,要好好做人。你们经历了三年,两年的有期徒刑,有的人是打着游戏度过的,有的人是打着kiss度过的,有的人是打着酱油度过的,不管你们曾经打过什么,你们统统刑满释放。出去后要记得,得人品者得天下,要以德服人。
最后,请让我以老师的名义说声:真的爱你。 来源:大众网
5名女乘客高空打群架 中途被赶下飞机
6月30日上午,武汉天河机场塔台指挥中心,突然接到正在万米高空飞行的翔鹏航空公司8L9881次航班机组人员报警。9点40分,航班准点到达后,天河机场航站楼派出所的民警已在停机坪中等候。
民警上飞机后,该航班的安全员和机组人员讲述了在万米高空的惊人一幕: 8L9881次航班由昆明飞往沈阳经停武汉,但该航班在飞行过程中,30多岁的沈阳旅客刘女士,将座位往后调整,遭到了座位后的同为沈阳旅客的18岁女乘客小许的抗议。
“反正前面乘客把座位往后面也挪了的”。 见刘女士没有理会自己,18岁的小许愤怒地踢了前面已经放下来的座位一脚,以发泄自己内心的不满。
这时,刘女士也被她这一脚激怒了,返身就抽了小许一巴掌。这下可热闹了,小许是刚参加完高考的考生,这次是家人带她去云南旅游,一起随行的全是家人。见小许挨了打,她的妈妈、姑姑以及同学对刘女士进行围攻,抓的抓,扯的扯,拳脚全都使上了。机组人员再三劝告无效,刘女士身上多处被抓伤,衣服也被扯破。
机组人员一边在万米高空通过塔台向天河机场警方报警,一边和机上乘客进行严厉干预,安全员先后几次将双方拉开都没有办法,最后在整个航班旅客的劝解下双方暂时停火,安全员无奈之下也只能一路坐在当事人旁边保证安全。
鉴于打架双方5名女子不再适应继续飞行,飞机抵达武汉后,机长考虑到飞机飞行安全,拒绝此5名女子乘坐此次航班。
民警经过详细调查后,发现刘某伤势最重,但又鉴于是小许首先挑起事端,双方的错误行为严重影响了飞行安全。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和相关民航安全规定,对5名女子进行了治安处罚,并取消了她们继续飞往沈阳的乘机资格,此外,在民警的调解下,许某一方赔偿了刘某一千元作为医疗费。来源:武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