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樊树林
自从握上方向盘的那一天起,出租车司机张乐义就把“让乘客满意,帮别人一把”作为从业的准则。
今年春天的一个早上,正值出行高峰期,张乐义的车行驶到万方桥下时,有一位骑着电动车的女同志向他招手。张乐义停车后,发现该女子的电动车后面还带着一个三岁左右的小男孩。该女子对他说:“师傅,我上班就要迟到了,麻烦你把我的孩子送到工字路的幼儿园吧,你看需要加多少钱?”听了她的话,张乐义马上说:“没事,举手之劳而已,我会及时安全地把孩子送到。”就这样,他把孩子安全送到了幼儿园,并用自己的手机让孩子给妈妈通了电话。没过几天,张乐义的公司就接到了那位女同志的感谢电话。
2008年,张乐义所在的出租车公司组织开展“学习谢延信爱心送老活动”,张乐义只要拉上在市区范围内上下车的独身老人,统统不收费。一个雨天,在和平街路口,一位年逾花甲的老人拦住他的车说:“师傅,我迷路了,身上只有3元钱,你能不能送我回家?”他说:“老大爷,3元钱我也不要,今儿免费把您老送回家。”当张乐义按老人的提示,将其送到家门口时,老人的孩子们非要留他吃饭,他倒不好意思地笑了:“谁家都有老人,这是我应该做的。”
我市举办“爱心送考活动”的这几年,张乐义每次都主动参加,并一对一服务好考生。今年高考期间,他一对一服务了中站区李封村一名贫困女孩张倩。为了让张倩有充分的复习和休息时间,张乐义早上按时去家门口接她到考场,中午在考场外等候送她回家,然后下午考完再去接她。他的行为获得了张倩及家人的一致好评。
出租车上经常会发现乘客遗留的物品,张乐义从来都是拾金不昧。联系上失主的,他会不计报酬地送到失主手中;联系不上的,他都上缴给了公司。
“一名出租车司机,就是一个城市形象的窗口,我愿意把汗水洒在车厢,把关爱献给乘客,把快乐传递给每一个人,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张乐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