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作华
“紧急通知!全体村民请注意,接防汛指挥部通知,沁河上游洪峰即将到来,要求我村全体村民立即撤离。请各村民小组按照预订方案立即组织车辆,停放指定位置,全体村民抓紧携带贵重物品和随身衣物有序乘车,尽快撤离!”
6月28日11时许,沁阳市西向镇屯头村。广播声、敲锣声、手摇警报声响成一片,“洪水来临”之际的紧张气氛弥漫全村。
很快,一辆接一辆满载人员、货物的车辆匆匆向村外开去,抢修人员紧急清理折断在路上的树木,医务人员对突然发病的村民实施紧急救护……
这是记者当日在沁阳市防汛迁安救护演练现场看到的情景。
这次举行的防汛迁安救护演练,是沁阳市2012年军民联合防汛抢险实战演练的一个组成部分。当日,该市在沁河大堤水南关险工地段举行了大规模的抗洪抢险实战演练。焦作市领导宫松奇、牛越丽亲临现场观摩演练。
演练模拟在沁河流量达到1000~4200立方米每秒洪水情况下可能出现的各种险情。驻沁某部教导队和该市公安、医疗等单位及沿河各乡镇、街道办事处民兵应急分队共计500多人,先后开展了堤坝巡查、装载机装抛铅丝龙、捆抛柳石枕、人工打桩、水上救护、切滩导流爆破、抢筑子堤等实战演练。
前往观摩实战演练的焦作市河务局局长程存虎说,沁阳市军民联合防汛实战演练拉开了全市黄、沁河沿线各县市防汛演练的序幕。黄、沁河在我市由山区进入平原,洪水突发性强,预见期短,特别是沁河防汛,历年来都是我市防汛的重点。黄、沁河防汛历来有“黄河防汛看河南,沁河防汛看焦作”的说法,沁河也是黄河上千条支流中唯一由国家直管的支流。
据介绍,沁河是一条水患频繁的河流,历史上曾发生过14000立方米每秒的洪水,在有史料记载的1700多年间,共决溢293次。新中国成立后最大洪水发生在1982年,当时五龙口水文站洪峰流量为4240立方米每秒。
程存虎说,沁河在焦作境内流经4县市,河道长达80公里,且30年来没有发生大的洪水。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黄河流域降雨将偏多2成至5成,强对流天气活动呈多发态势,局部地区极有可能发生暴雨洪涝灾害。因此,我市今年黄、沁河防汛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我们必须对极端气候可能引起的洪涝灾害作好思想准备和物资准备,时刻绷紧防大汛、抗大洪这根弦,时刻准备抗击大洪水。①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