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作华
6月13日一早,4辆整装待发的55座豪华大客车在中华慈善(焦作)医院(河南省第二慈善医院)院内一字排开,车头悬挂着“重生行动——全国贫困家庭唇腭裂儿童手术康复计划”的标牌赫然醒目,车身两侧也披上了“云南、河南一家亲!”“我们手拉手,我们心连心!”“慈心为民,善举济世,治病救人”等红色条幅。
此行的目的地,就是位于滇、川、黔三省交界之处的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该县地处乌蒙山腹地,是赤水河的发源地,也是中央红军二、六军团浴血战斗过的革命老区。在这个群山环绕的地方,居住着22个少数民族。
千里行善举,关山度若飞。从我市到镇雄县,单程1900多公里。接运患儿的车队由一辆救护车带领,从6月13日8时许出发。为了尽快赶到目的地,司机交替开车,车队日夜兼程。一路上,工作人员除了进服务区方便外,在车上以方便面为餐,夜晚就靠在座椅上休息。
过黄河、穿秦岭、跨长江、越赤水,车队于次日13时许抵达海拔1650米的镇雄县县城。
车队停靠的街道很快如同赶集一般,当地群众纷纷围拢过来,用新奇的眼光打量着来自千山万水之外的“重生行动”慈善医疗专车。
“住院费、手术费、医药费、交通费、伙食费等全免。我们医院已经做好各项准备工作,院里组织了精干的医疗队伍,多名国家著名唇腭裂专家也将前来我院开展慈善援助,参与义务手术和治疗,一定保证手术安全和质量。”在镇雄县政府举行的唇腭裂患者赴焦治疗启动仪式上,郝杰兵对即将启程的患者和家属们说。
“病房里已经换上了新的被褥,食堂特地聘请了云南厨师,会给大家提供可口的饭菜,而且保证顿顿有辣椒。”郝杰兵的话引来了一片笑声。
6月14日16时许,满载102名患儿和102名陪护家长的大客车徐徐启动。路途上,中华慈善(焦作)医院在每一辆大客车上安排一名医生和护士,随时为晕车乘客和路途不适人员提供救助。同时,为每一名患儿和家长配发了不锈钢餐具和方便面。
“前方出现连续下坡急弯路段,请各车辆减速慢行,确保安全。”“车外气温回升较快,请患儿家长给孩子减点衣服,并让他们多喝水。”“3号车一个孩子患有肺炎,请随车医务人员密切观察。”对讲机里不时传来医院领导的指令。
镇雄县地处云贵高原,海拔最高的地方达2416米,而患儿家庭大都位于山峦起伏的高寒地带。他们出发当天,县城午时气温仅有17℃,所以患儿及家长都身着夹衣。车队进入陕西地界后,气温回升较快,一名上了年纪的陪护人员出现不适。医务人员随即让她吸氧,并就近停靠服务区让她下车休息。
跨越云南、四川、陕西、河南4省,往返奔波3800余公里,“重生行动”慈善医疗车队于6月15日22时许安全抵达中华慈善(焦作)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