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专题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图片新闻
怀川涌动捐赠潮 “三平”精神暖同胞
赤水源头慈善行 跨越关山几万重
身在河南如在家 暑热没有爱心热
妙手弥补残缺脸
爱心赋予新笑颜
残缺何止在脸上
悲苦身世痛断肠
“重生”蛋糕味悠长 浓浓慈爱润心肠
引 子
图片新闻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7月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身在河南如在家 暑热没有爱心热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首批云南镇雄县术后痊愈患儿和家长即将离焦,他们满怀感激地与“重生”之地挥别。
  市民政局局长刘吉斌、中华慈善(焦作)医院院长郝杰兵亲临镇雄县迎接患儿。
  “重生行动”医疗车队在泥泞、坎坷的山路上艰难行使。
  原海军 摄
 
   

  本报记者 陈作华

  当接运患儿的车队灯光越来越近的时候,中华慈善(焦作)医院病房大楼前早已是灯火通明。

  全院从医护人员到后勤员工,无一人下班,大家列队迎候远道而来的云南同胞。

  李嘉诚基金会“重生行动”项目负责人专程从北京赶来,迎接从云贵高原来到黄河之滨就医的患儿和家长。焦作市民政局局长刘吉斌也站立在等候的人群中。

  车队停下后,全院职工纷纷走到车上,搬运行李,扶老携幼,引导他们进入病房。

  病房里,暖瓶里早已打满了热水。床头柜上,已经放好了热腾腾的饭菜。脸盆里,都有一袋洗漱用品,毛巾、牙刷、牙膏、香皂之类的日常用品一应俱全。同时,医院为每个家庭配发了两双筷子、两把勺子、四个不锈钢碗。

  当大多数患儿和家长都安顿停当之后,已是次日两点多钟。可因为长途跋涉,个别患儿和家长还是出现了不适症状。五病区里,一个患儿因干热而出现脱水、流鼻血、发高烧的症状,医护人员不等病例还没建立,就立即对患儿进行血常规检查和输液治疗。

  这一夜,前往云南接运患儿的护士刘瑞芳、柴培芳等4名护士都没有回家,而是马上投入工作之中。

  这一夜,许多医护人员索性就在院内休息,而回家的人员也在6时就来到医院——他们采取了一对一“包户”责任制,领着自己分包的云南同胞熟悉医院环境,帮助他们打早餐。

  时近中午,天气燥热,身着夹衣的患儿和家长们需要更换薄衣,可他们却没有替换的衣服。医院立即购买一批短袖衣服和内裤,发到每个家长手中。同时,全院职工纷纷自发从自己家里拿来夏装,送给云南同胞。二病区护士长鲁红丽,一下子把上百件自己和女儿的短袖衣服、裙子、凉鞋等拿到病房。

  为了防止从云贵高原初到这里的患儿及家属中暑,医院中药房特地煎制了防暑汤剂,送到每一个病床前。夜里,病房内点上了蚊香,护士们不停地巡视,随时为难以入眠的云南同胞解决困难。

  医院内一下子住进100余名患儿,护理岗位出现了人手紧缺局面。所有唇腭裂病区的护士放弃了休假,许多护士连上两班。护士王卫端因劳累过度,出现发烧、呕吐情况,可她坚持不休息,边治疗边上班。

  “我们在这里真不习惯!”作为镇雄县来焦人员带队干部的该县乌锋镇武装部部长王战的一句话,让记者吃惊不已。“怎么个不习惯法?”“你们这里的人太热情喽,让我们感受到从来没有过的仁爱、厚道!”

  “你看,患儿做手术后都有营养餐,很多医院职工还自己掏钱买来水果、饼干、奶粉等营养品给孩子吃。”“很多家长因看护娃儿离不开,他们的一日三餐都是护士端到病房的。不管是孩子还是陪护人员,谁有困难,护士马上就解决,没有一点架子和不耐心。”“端午节那天,郝杰兵院长是跟我们一起过的。医院还把粽子、西瓜送给我们吃……焦作的天气热,但没有焦作的人心热,我们感动得都不晓得说啥子好喽。”王战和其他几位带队干部七嘴八舌地说。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