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进入2012年以来,我市经济社会各项建设继续延续着以往迅猛发展的势头,同时,又迎来了重大战略挑战和机遇期。
连续两年跻身河南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前四强,进一步彰显了我市立足中原经济区,以实现“三化协调”为目标,强力实施“四大战略”的前瞻性和生命力。但随着中央宏观政策的调整,以及市场经济内在的不稳定性,面对复杂严峻的内外部环境,如何才能突出重围,打开局面?市委书记陈敬如在全市领导干部会议上提出“全面深化执行力建设”,无疑是必要和及时的。
奋力走在中原经济区建设最前列,需要打造一流的执行力。是理论创新,还是实践总结?是宣传带动,还是埋头苦干?省委书记卢展工在调研中原经济区建设时,着重提出了三个关键。
关键在做。我市过去的发展不仅得益于一整套正确的、统筹全局的路线、方针、政策,更因为有一大批脚踏实地、敢想敢干的党员干部和群众。招商引资在于跑,项目建设靠拼,优化环境看表现,从太行山前的沙石坡到闻名全省的工业城,沁阳人靠的就是埋头苦干。
关键在实。把握客观规律是实现发展的先决条件。我市经济社会建设曾一度面临着能源和资金的双困制约。在市委、市政府“方圆五百平方公里内资源皆可为我所用”的“大资源观”指导下,我市迅速建成了门类齐全,链条丰富,“三化”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
关键在效。发展不是空话,而是实实在在的、能够惠及普通老百姓的成就。多年来,我市在国民生产总值,财税收入,居民储蓄等方面位于焦作六县四区前列。兄弟县市看沁阳、学沁阳,“沁阳精神”已成为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一张名片。
做是基础,实是要求,效是目标。随着沁阳市产业集聚区一区两园规划建设方案的正式获批,我市经济社会建设再次迎来发展机遇期。相信在深化执行力建设这股热潮中,全市上下一定能够振奋精神,助推沁阳不断攀登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