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邱明媚)不久前沁北产业聚集区一家电解铝企业的停产,让与之一墙之隔的广东兴发(河南)高档铝型材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吴锡坤有点郁闷:马上就要投入试生产,原打算用这家企业的铝水做原料,如今只能购进铝锭加工了。
“用铝锭的话,每吨大概会多500块钱,增加成本是肯定的。”吴锡坤话锋一转,“不过,沁阳是我们辐射华北市场的布点,河南也是电解铝产地,我们还有优势,先动起来再说。”
这种形势,沁阳也感同身受。今年前五个月,该市财政收入完成8.65亿元,增长10%,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5.6亿元,增长10%,收入增幅明显低于往年。
“转型是个动态的过程,我们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困难面前,不能畏缩不前,而要着眼长远,更加务实,把面前的事情踏踏实实做好。”沁阳市委书记陈敬如的话让人豁然开朗。
一场“提升执行力”的思想革命在沁阳掀起了热潮,该市要求各级干部以高度的责任感推进工作,形成一套完善的工作推动机制。
“找到症结,解决问题,实干方能求效。”针对当前严峻经济形势的《沁阳市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实施办法》应运而生,该市准备4000余万元财政资金,奖励、补贴企业扩大投资、创新科技,推动企业转型提升。
扩投资、上项目,难在哪儿?钱!该市金融办加强与各金融机构的对接,意在灵活运用各种金融产品。其中一项创新颇受企业欢迎,那就是“将为单个企业授信变为为整个产业授信”,今年年初以来分别为该市的造纸机械、物流等产业授信500万元至5000万元。
正在做的一笔5000万元贷款被永威集团视为“久旱甘霖”。“公司多元发展本就需要资金,而我们生产的防火板市场形势非常好,正在上新项目,要增加四条生产线,最缺的就是钱。”永威防火装饰板公司总经理任玉良的语气里有一种急切。
今年第一季度,沁阳共为企业争取贷款近5亿元。
“目前的形势,正是我们在产业结构大框架下进行局部调整的契机,要引导企业更注重对接市场,调整产品结构,更注重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让整个产业更加优化向好,更具有竞争力。”沁阳市委副书记、市长魏新洪这样要求。
全球太阳能光伏产业处在急速扩张后的冷却期,能降低成本的企业才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为此,沁阳市商务部门围绕这一关键领域招商引资,三五硅材的到来使沁阳的太阳能光伏材料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其运用的物理法使硅材成本降低40%;新签约的聚光光伏组件项目可使太阳能光伏材料的成本降低40%,这可直接促成沁阳整个太阳能光伏产品成本下降50%左右,对有着“沁阳制造”意义的光伏材料占领市场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特别是该市引入的聚光光伏玻璃组件项目,投资方有意在沁阳建设配套的示范电站和科研中心,这将大幅度加快产业的优化升级步伐。
同样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光电信息产业也呈现出“一花引得百花开”的态势。自北京申安签约落地以来,台州丰登、福建美宝等客商接踵而至。这意味着,在沁阳原有的LED封装基础上,拉长链条,有了应用与销售两大环节。睿为视讯是一家为电子产品提供LED背光源的企业,与深圳、厦门多家电子企业有着稳固的合作关系,原料存放周期只有两天,产品至今仍保持“零库存”。
截至5月底,该市新引进招商引资项目80个,其中投资亿元以上项目21个。项目总投资71.5亿元,目前已累计到位焦作市外资金51.5亿元。全市投资千万元以上重点项目206个,其中投资亿元以上的82个、10亿元以上17个,总投资576亿元,当年计划投资131亿元,累计完成投资63.8亿元,占年度计划的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