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沁阳:实干求进勇转型
科技创新助力星鹏铸件
锐意挺身国际市场供应链
省电力公司总经理葛国平
慰问焦作电力职工
打好文化体制改革攻坚战
图片新闻
市地震系统在修武举行应急演练
黄沁河岸话安澜
亿万人民的热切期盼
我市再次被确定为全国
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联系点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7月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黄沁河岸话安澜
—— “走黄沁、看防汛”系列报道之二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陈作华

  波涛滚滚,浊浪滔滔,站在温县黄河大玉兰控导工程堤岸,浑黄的河水就在脚下,快速流动的河面让人眼晕。

  “这是小浪底水库第十一次调水调沙,目前流量大约为每秒4000立方米。今年6月19日调水调沙开始以来,大玉兰险工地段已经出现8次堤坝根石下滑险情,我们都及时用石料对险情部位进行了加固。”市河务局第二机动抢险队队长王大伟向记者介绍说。

  6月28日,记者随同市河务局工作人员,对我市部分沁河险工堤段和温县、武陟黄河堤岸进行实地查勘,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听,黄、沁河防汛形势已大体了然。

  我市是黄河出小浪底之后接受洪水考验的第一个城市,且身兼黄河、沁河两条河流的防洪抢险任务。今年,我市黄、沁河防洪工作依然面临着严峻性、特殊性、艰巨性三大挑战。

  严峻性表现在:一是沁河下游无控制性的水利工程,大洪水发生可能性大,且洪水生成快,来势猛,预见期短,突发性强,防洪决策和实施周旋余地极小;二是黄、沁河均为地上悬河,中小洪水河势游荡多变,极易出现横河、斜河,导致堤坝发生重大险情;三是黄河支流沁河、伊洛河、蟒河等的汇入,花园口各级各类洪水均在此河段形成,汇流条件复杂,防洪指挥决策难度大;四是沁河堤防防洪标准较低,薄弱堤段多,标准内洪水防守问题多,应对大洪水难度更大;五是黄河温孟滩区移民防护堤及近年新修工程未经大洪水考验,防守任务重;六是非工程措施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

  特殊性表现在:“三堤、三区”(黄河堤、沁河堤、移民防护堤和滩区、沁北自然溢滞洪区、沁南地区)的防守及迁安救护工作任务异常艰巨。目前,沁北自然溢滞洪区和沁南地区均未正式列入《国家蓄滞洪区名录》,区内没有相应的进、退水工程设施,缺乏必要的安全避洪措施。一旦沁河发生超标准洪水,如何及时、有效地分滞洪水,成为防御沁河超标准洪水最大的决策和实施难题。

  艰巨性表现在:丹河口以下的59公里沁河左堤及沁河口以下的22公里黄河左堤是国家防总明确的确保堤段,关系着整个华北平原3.3万平方公里的安危,设防标准内的工程防守和超标准洪水的应对任务十分艰巨。

  据市河务局局长程存虎介绍,我市今年防汛总体任务是“四个确保”,即花园口站发生流量每秒22000立方米洪水时确保大堤不决口,小浪底站发生流量每秒10000立方米洪水时确保温孟滩防护堤安全,沁河武陟站发生流量每秒4000立方米洪水时确保大堤不决口,洪水漫滩时确保黄沁河滩区、沁北自然溢滞洪区和沁南地区群众生命安全。由于今年全球气候异常,局部极端天气频发,加之黄、沁河自1982年以来没有发生大的洪水,所以今年我市防汛形势尤为严峻。

  “防汛无小事,备汛无止境。”市河务局以确保黄、沁河安澜为己任,狠抓防汛责任、队伍、技术、物料、工程五落实,并针对可能出现的“黄沁并溢”情况,修订完善了《黄沁河超标准洪水防守预案》。目前,全局上下严阵以待,随时准备投入到防汛抢险战斗中。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