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温县县委、县政府按照省委、省政府“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科学发展”和焦作市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的要求,先后投入1000余万元,聘请清华大学设计院、北京泛华设计公司、省发改委经济研究所等国内一流规划单位,高起点、高水平编制完成了《县城总体规划》、《县域村镇体系规划》、《产业集聚区空间发展规划和控制性详规》、《老城区控制性详规》、《新城区城市设计》、《陈家沟太极拳文化旅游区总规、控规及城市设计》、《温县水系生态规划》等一系列规划,初步建立了覆盖县、乡、村的规划组织体系,得到了上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一致肯定。近日,笔者采访了温县人民政府县长李英杰。
李英杰说,近几年,县委、县政府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编制了一系列建设规划,成效非常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实现了科学有序发展。温县所有的规划都坚持邀请国内一流设计单位进行编制设计,每个规划从初稿到最后审核通过,都要经过反复论证修改,确保了城市发展符合温县实际,具有可操作性;规划确定后严格按照规划控制进行城市建设,保证了城市建设的有序性。此外,温县还探索出了一条规划设计与土地打包拍卖的新路子,即由县里出资,对某一区域进行规划和建筑风格设计,然后打包挂牌出让,这样就实现了对城市总体风格的有效控制,避免了过去土地出让后,投资商随意建设、破坏城市总体风格的情况发生。二是助推了经济发展。从温县这几年的实践经验来看,完善的规划设计有效推动了经济发展。很多投资商来温县考察,看了新城区、产业集聚区、陈家沟文化旅游区等规划设计后,感到非常震撼,都说没有想到在一个小县城能够看到如此高水平的城市规划,非常看好温县的发展前景,纷纷表示愿意到温县投资创业。
李英杰说,为了实现科学发展,县委、县政府结合实际,确立了“一城四区,四区联动,协调发展”的城市发展战略。“四区”即老城区、新城区、产业集聚区和陈家沟太极拳文化旅游区。目前,温县县城规划总面积140平方公里,重点控制区59平方公里。其中,老城区15平方公里,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信息的综合性服务中心,远景目标是通过持续实施绿化、美化、改造、建设环城水系等,打造生态宜居城市。新城区9平方公里,是县城的重点拓展区域,功能确定为目前城市的副中心和未来几年县城的主中心。产业集聚区15平方公里,是温县经济的增长核、主城区产业转移的承接地,重点发展装备制造、农副产品深加工、制革制鞋等优势产业。陈家沟太极拳文化旅游区20平方公里,是以陈家沟祖祠为核心,以国际太极拳文化交流中心、太极拳养生基地、陈家沟古村项目为依托,形成集旅游、休闲、养生、娱乐为一体的文化产业园。“四区联动”指通过路网、管网、电网、水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四区产业联动、产城融合、互联互通、协调发展。预计到2020年,温县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25.7平方公里、人口达到26万,城镇化率达到63%。
当笔者问起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有关情况时,李英杰说,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温县在加紧编制新型农村社区布点规划,专门成立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指挥部,出台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实施意见和工作规程,确定了子夏、司马、上作、东南王、张圪垱、马庄、朱沟、陈家沟、岳村、东口等10个新型农村社区试点,涉及30个村庄,覆盖群众5.4万人。目前,前东南王、马庄、岳村、陈家沟等新型农村社区已开工建设,上作新型农村社区一期工程已初具规模,共建安置楼16栋、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可安置群众540户。通过试点带动,引导积极性高、基础条件好的村梯次跟进,到2015年,力争建成10个规划布局合理、规模适中、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新型农村社区。
在采访结束时,李英杰强调,经济社会要想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以规划统揽全局,以规划指导实践。重点要抓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加强规划宣传。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体,加大宣传力度,让群众了解规划、遵守规划,增强全社会服从规划的自觉性。二是严格规划审批。坚持“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执行一个法”的原则,所有建设项目,经县城乡规划委员会和规划技术委员会审批后,才能开工建设,保持规划刚性。三是强化执法监管。对“违法占地、未批先建、私搭乱建”等违法建设行为要严厉打击,做到早发现、早查处、早整改,确保各类建设项目符合规划,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温 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