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今年,我市黄、沁河防洪工作依然面临着严峻性、特殊性、艰巨性三大挑战。
严峻性表现在:一是沁河下游无控制性的水利工程,大洪水发生可能性大,且洪水生成快,来势猛,预见期短,突发性强,防洪决策和实施周旋余地极小;二是黄、沁河均为地上悬河,中小洪水河势游荡多变,极易出现横河、斜河,导致堤坝发生重大险情;三是黄河支流沁河、伊洛河、蟒河等的汇入,花园口各级各类洪水均在此河段形成,汇流条件复杂,防洪指挥决策难度大;四是沁河堤防防洪标准较低,薄弱堤段多,标准内洪水防守问题多,应对大洪水难度更大;五是黄河温孟滩区移民防护堤及近年新修工程未经大洪水考验,防守任务重;六是非工程措施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
特殊性表现在:“三堤、三区”(黄河堤、沁河堤、移民防护堤和滩区、沁北自然溢滞洪区、沁南地区)的防守及迁安救护工作任务异常艰巨。目前,沁北自然溢滞洪区和沁南地区均未正式列入《国家蓄滞洪区名录》,区内没有相应的进、退水工程设施,缺乏必要的安全避洪措施。一旦沁河发生超标准洪水,如何及时、有效地分滞洪水,成为防御沁河超标准洪水最大的决策和实施难题。
艰巨性表现在:丹河口以下的59公里沁河左堤及沁河口以下的22公里黄河左堤是国家防总明确的确保堤段,关系着整个华北平原3.3万平方公里的安危,设防标准内的工程防守和超标准洪水的应对任务十分艰巨。
据市河务局局长程存虎介绍,我市今年防汛总体任务是“四个确保”,即花园口站发生流量每秒22000立方米洪水时确保大堤不决口,小浪底站发生流量每秒10000立方米洪水时确保温孟滩防护堤安全,沁河武陟站发生流量每秒4000立方米洪水时确保大堤不决口,洪水漫滩时确保黄沁河滩区、沁北自然溢滞洪区和沁南地区群众生命安全。由于今年全球气候异常,局部极端天气频发,加之黄、沁河自1982年以来没有发生大的洪水,所以今年我市防汛形势尤为严峻。
“防汛无小事,备汛无止境。”市河务局以确保黄、沁河安澜为己任,狠抓防汛责任、队伍、技术、物料、工程五落实,并针对可能出现的“黄沁并溢”情况,修订完善了《黄沁河超标准洪水防守预案》。目前,全局上下严阵以待,随时准备投入到防汛抢险战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