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麻 酩
“我只是被海浪冲到沙滩上的一只贝壳,而大海中还有很多很多……”对于“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的荣誉,杨波说,“没有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的时代浪潮,就没有今天幸运的我。”
谦虚掩盖不了他出色的工作,他就是市发改委工业科科长杨波。
“杨波被授予‘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对市发改委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队伍意义深远。”市发改委主任陈湘如是说。
在我市产业转型升级的历史进程中,杨波在工业项目管理领域摸爬滚打了12年,先后被市委、市政府、团市委授予焦作市杰出青年榜样、焦作市青年岗位能手等称号,并记三等功一次。
12年间,作为市委、市政府“参谋部”和“作战部”的一分子,杨波承担着全市工业经济发展、重大工业项目建设、重大产业转移和央企合作、自主创新平台创建、政策性资金争取、重大工业产业规划布局、企业服务和项目审批等重要工作,由他起草的工业专项发展规划和政策性文件有26个,成为市委、市政府决策和工业发展的重要依据。
顺应时代潮流、承接产业转移,杨波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和我市实际情况选择重点项目,多次赴长三角、珠三角进行项目推介和招商引资,吸引市外资金参与我市工业项目建设。
为使我市产业集聚区建设走在全省前列,杨波和规划、国土、环保等部门的相关负责人一道,请专家、编规划、搞论证,最终使我市9个产业集聚区列入全省支持范围。
金融危机期间,杨波积极组织我市重点工业企业和重点项目建设单位向上级主管部门申报项目,促成了中轴集团年产1万台专用车、河南淼雨饮品等一大批项目列入全省“双百计划”,并得到了政策性资金支持。前不久,杨波又促成了多氟多锂离子电池用高性能晶体六氟磷酸锂项目获得2012年中央预算内战略性新兴产业1854万元专项资金无偿支持。几年来,他为风神轮胎、焦作万方、健康园、思可达、昊华宇航、中轴集团、焦作制动器、卓立烫印等企业争取国家政策性资金1.6亿元。
俗话说,没有金刚钻,揽不了瓷器活。温文尔雅、颇具学者气质的杨波可谓内外兼修。掌握工业领域的新现象、新思维、新概念、新术语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种挑战,与时俱进谈何容易!凭着长期的钻研精神和求索意识,杨波不但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出色。
他是全市第一位注册咨询工程师;
他进入了焦作项目专家库;
他先后获得了管理学学士学位和项目管理工程硕士学位,具备了经济师、电气工程师和国家注册咨询工程师资格。
为了总结好思路、想出好点子,他和同事一道加班加点,通宵达旦;为了争资金、跑项目,他没日没夜地在赴省、上京的路上奔波。
“公务员就是服务员。”杨波说,“我只是一名普通公务员,是服务企业、服务项目、服务焦作经济发展大棋盘中的一分子。”
何以担当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责任心!”杨波不假思索地说。杨波认为,用心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前提,作为国家公职人员,责任心绝不是虚词,而是成就一切工作的基石,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今年年初,由于工作繁忙,已经一个月没有回家看望父母的杨波接到了母亲的电话:“今天晌午,听邻居说你上报纸了,你父亲特意拿着放大镜看了又看,一个字一个字地读给我听。儿啊,好好干!”
那一刻,杨波想到了父亲颤抖的双手、母亲花白的头发,鼻子酸了,眼眶湿润了……
对于父母的体谅,杨波说:“我很愧疚,却很欣慰。”
人物档案:
杨波,1969年7月生,中共党员,1989年参加工作,现任市发改委工业科科长,从事重点工业项目管理工作12年。他先后获得管理学学士学位和项目管理工程硕士学位,是全市第一位注册咨询工程师,并入选焦作项目专家库,长年承担着我市重大工业项目建设、重大产业转移和央企合作、自主创新平台创建、政策性资金争取、重大工业产业规划布局、企业服务和项目审批等工作,在我市工业界享有很高的知名度,被我市工业界誉为奔跑在焦作新型工业化道路上的急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