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树勋 本报通讯员 李 丽
近年来,孟州市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用超前的思维去谋划人口工作,用统筹的方法去解决人口问题,用创新的举措促进人口计生工作始终保持活力,走出了一条人口、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和谐发展的新路子,为孟州市实现“四个率先”、勇当经济转型示范市排头兵建功立业。
孟州市连续8年保持了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市荣誉称号,2009年被评为全省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示范市,2011年被评为“十一五”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制工作先进集体、全国计划生育外事工作先进集体,今年又被评为全国“阳光计生”先进单位,系全市唯一。
抓统筹,助推经济发展
孟州市始终致力于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人口环境,坚定不移地走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道路。在各级领导干部中,牢固树立增强抓计生就是抓民生、抓经济的意识,把人口问题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去安排部署,统筹部门资源,形成了完备的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政策体系,健全完善了统筹协调、科学管理、优质服务、利益导向、村民自治、人财保障六位一体的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新机制。
抓服务,提升人口素质
近年来,孟州市每年都要开展一次“生殖健康村村行”活动,深入乡村为育龄群众开展妇科病普查,把健康送入千家万户,使95%的已婚育龄妇女享有基本的生殖健康服务。从2007年开始,在全市实施了世代幸福工程,对婚前检查、孕前培训、优生筛查、营养素服用四项内容,实行全额“埋单”,先后对1.2万对夫妇实行了出生缺陷干预。2010年孟州市被确定为全国100家、全省6个“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试点市”,每对待孕夫妇按240元予以免费。为了将这项“民心工程”做实做好,孟州市在全市建立了组宣传、村陪同、乡组织、市监测四位一体的工作运行机制,通过乡级信息初筛、市站综合评估、人群分类指导,共对6380余对待孕夫妇进行了优生筛查,确保每对夫妇都能生育一个健康聪明的孩子。
抓民生,共建幸福家庭
围绕提升计生家庭的发展能力,孟州市在全市建立了奖励延伸、助学补贴、困难救助、安康保险、创业帮扶、惠农倾斜、居家养老七位一体的利益导向政策体系,除了认真兑现国家、省、市奖励扶助、特别扶助、困难救助、中招加分、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等政策外,创新推行了独女户奖励、留守儿童助学补贴以及居家养老政策;整合部门资源,在自来水入户、就业入学、有线电视村村通等方面,优先优惠于计生家庭;同时,在全市建立了22个计生家庭小康工程示范基地,连续7年实行了成员单位分包基地计生户帮扶机制,帮助1000余户计生家庭实现了创业梦想。近年来,投入利益导向的资金累计达4000余万元。这些奖励优惠政策的实施,真正体现了党和政府对计生家庭的关爱。
去年以来,孟州市以“家庭”为单元,围绕“婚育新风与家庭幸福”,以家乐、家康、家富、家馨、家亲为主题,为计划生育家庭谋安居之福、康宁之福、富足之福、全寿之福、和谐之福。经过3到5年的“五福”活动,全面建设以“文明倡导、健康促进、优生优育、致富发展、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人口家庭文化,促进家庭和谐,社会进步。
抓平衡,保障人口安全
孟州市将人口均衡发展作为保障人口安全的重要举措,从关爱女孩转变群众生育观念入手,在女孩家庭子女入学、劳动就业、意外伤残保险以及有线电视安装等方面出台了16项“货币化”优惠政策,180名计生党员干部与留守女童结成了帮扶对子,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关爱环境。同时,实行公安、卫生、药监、计生等部门联合办公,认真落实出生婴儿实名登记制度,坚持每年对各大医院、药店站以及保健品店进行两次大清查和不定期暗访,严厉打击两非行为。连续多年出生人口性别比基本稳定在正常范围内,初步实现了出生人口性别比从“治理平衡”到“自然平衡”的转变。
抓公信,打造阳光计生
在打造“阳光计生”中,孟州市强化组织意识、责任意识、制度意识,统一阳光思想;抓好便民代理服务、上门服务、预约服务,推进阳光服务;突出兑现计划生育优惠政策、落实流动人口“五同”服务、抓好救贫扶困工作等重点,抓好阳光维权;开展民主六评、阳光生育计划、需求信息调查活动,增添阳光活力;统一公开内容、公开形式、公开地点、公开时间、监督检查、工作制度,规范阳光管理。
建立岗位风险防控体系,降低腐败发生的风险和成本,营造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良好环境。
抓队伍,促进作风转变
为了转变队伍作风,孟州市在全市开展了群众满意基层站所创建活动,深入推进计生便民代理服务和阳光计生行动,广泛开展“农民兄弟评计生、流动人口评计生、服务对象评计生、群众代表评计生、厂矿企业评计生和下级评上级”等民主“六评”活动,以服务促作风转变,以评议促规范完善,连续5年在同级职能部门行风评议中位居前3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