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嫁人不如“嫁钱”?
教学改革结硕果 专家赞誉新永威
学校管理的“第三条道路”
微妙时刻楼市调控信心不能动摇
大学生们,莫让社会实践成为微博秀
媒体观点
学习蔡林森的几点体会
短信预警,不该是击鼓传花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7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学生们,莫让社会实践成为微博秀
□方家禾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今年的大学生暑期实践活动刚刚拉开帷幕,记者发现,更多的实践团队或个人开始利用微博这个迅捷的网络传播工具来推介自己。据(《焦作青年》周刊)

  已经不过暑假好多年,对于暑假的时间感知也越来越麻木。只是偶然经过大大小小的校园,发现寮若无人,这才恍然,原来是放暑假了。今年有点不一样,打开微博就知道了暑期来临,“蹭蹭”地增加了那么多的活跃ID,一看都是某某高校某某院系的暑期实践活动团队。

  有的团队在学校所在地实践,有的却跑了老远。比如位于郑州的河南财大文播学院实践团队,到焦作武陟县调研文秘工作;位于焦作的河南理工大学经管学院好学力行实践队,奔赴南阳淅川县香花镇调查南水北调的移民工作情况。

  无论走近道还是跑远路,浏览这些微博内容大概有一些共同点:叙述到了哪个地方,很荣幸受到了政府或局委工作人员的热情接待,进行了亲切交谈,依依不舍地告别。然后就是团队成员合影留念的镜头居多,就像是要留下“到此一游”的证据,“看,我来过,我走了”。最后是冒雨前行、酷暑难耐,也得坚持到底的感慨。

  这些大学生们在实践过程中真正做了些什么、了解到了哪些社会常识,却在微博中鲜有提及。

  140字的微博给了人们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到此一游式的阅读体验,大学生们却莫要进行到此一游式的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的机会来之不易,人们只有在身处象牙塔时才能有这么纯粹的动机和大把的时间来大张旗鼓地搞社会实践。学生们早晚是要走向社会的。这是一次中转的机会,如果能好好地把握住,它就能架起纯洁象牙塔与外面花花世界之间的桥梁;到了不得不转身的时候,也不至于手足无措,四顾茫然。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