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林森在洋思中学退休以后,立即被沁阳永威学校董事长任太平诚聘为学校校长,短短几年又把永威学校办成沁阳市质量最好的,受到当地群众认可的知名学校。蔡林森校长是用什么魔法把洋思中学和永威学校从薄弱的农村学校变成质量较高的知名学校?我看了他的事迹,并亲自到洋思中学和永威学校考察,我觉得有几点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
第一,他有一套教育理念。他提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一下子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先学后教,学生课上先自学,再讨论,老师则加以点拨,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课堂活跃了,内容丰富了,教学质量自然就提高了。当堂训练,也就是当堂巩固,学生的负担也就减轻了。蔡林森校长在实践中体现了“学生主体”的思想,他的教育理念来自实践,是草根的,所以特别可贵,也特别有生命力。
第二,他有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他把教育教学任务承包给每一个老师,同时互相比较,互相竞争,奖优罚劣。这样就把教师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的。永威学校的承包责任制实质上是一种责任制,把教育学的责任分解明晰,由老师承诺负责。当然这种责任制只是管理学校的一种方法,蔡校长还运用他的人格魅力、他的人文关怀来凝聚教师队伍,共同为“育人”这个目标而努力。
第三,蔡林森校长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和献身精神。蔡校长已年近古稀,本来在洋思中学退休以后可以休养生息,颐养天年,但他却跑到离家乡数千里的河南沁阳来重新创业。是什么力量把他吸引到这个并不太发达的地区?是他对教育的情结,是他遇到了欣赏他教育理念的任太平,他认为可以在这里再展宏图,创造新的教育业绩。他确实做到了。
(本文是顾明远先生为《蔡林森:学校管理变革》一书所作的序,有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