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温县领导魏曰高、席小明、吴鸿升、冯志斌、张忠伟带领县委宣传部、县新闻办、县电视台等单位的相关人员拜访了中国工程院两位温县籍院士王光远和郭东明,向他们带去了家乡人民的问候,介绍了温县近年来的发展情况,并邀请他们常回家看看。
温县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建国以来先后涌现出工程院院士王光远、王梦恕、李同保、郭东明和科学院院士张统一,他们在各自的科研领域作出了卓越贡献。为宣传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勤奋学习、励志成才的精神,鼓舞温县的年轻人刻苦学习,增长知识,将来成为国家各条战线上的栋梁,同时通过对他们先进事迹的报道,树立温县良好的对外形象,县委、县政府组织了“温县五院士重点报道”采访活动。
在哈尔滨工业大学院士楼里,县委书记魏曰高一行拜访了王光远。王光远是温县黄庄镇南韩村人,上学时期家境贫寒,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自幼抱定“科技救国”的志向,曾于14岁时远赴陕西、甘肃求学,新中国成立后受祖国派遣赴苏联学习。1950年,他为国家引入了工程力学等基础工程学教材,为新中国工科基础教育提供了首批基础教育读本,他翻译的教材,被全国多家高等院校广泛使用。他在长期的工程理论教学过程中,探索出的模糊数学、软设计等先进的设计理念,成为当前工程设计中应用非常广泛的基础理论。他也成为中国工程力学软设计理论的奠基人,基于他在工科基础教育领域作出的突出贡献,1994年,他被评为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
在王光远家中,魏曰高一行向他和他的夫人表达了家乡人民的问候,聆听了王光远的求学故事,了解了他对国家力学应用基础的重大贡献,对他孜孜不倦的求学精神和在专业领域作出的杰出贡献表示由衷的敬意。
郭东明1959年出生于黄庄镇徐吕村,他历经3年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等非常时期,但他从来没有放弃学习,凭着对机械知识的热爱,他在辍学后坚持自学,积累了大量社会实践经验,并在恢复高考后成为大连理工大学的学生,后留校任教并最终成为常务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魏曰高一行在大连理工大学拜访了郭东明,并参观了学校校史馆、机械实验室,听取了他在国家前沿科技设计方面取得的成果介绍。郭东明的科研成果有很多内容涉及军工和航天科学技术,他的实验室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的研究成果被广泛应用于国防工程和航天工程。魏曰高对郭东明能够成为中国工程院的年轻院士表示祝贺,希望他能够将高校里的先进科研成果带回家乡,和家乡的企业嫁接融合,为温县企业提升科技含量、提升产品竞争力作出贡献。
魏曰高在看望两位院士时说,从温县走出的5位院士是国家的财富,更是温县人民的荣耀,此次温县组织大型采访活动,就是为了彰显他们在中国科学界、工程界作出的卓越贡献。同时,魏曰高在与哈工大、大连理工大学领导交流时,特别向他们介绍了温县一中近年来的教学成果,并恳请两个重点院校在条件允许时,让更多的温县学子能到学校深造,为温县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尽一把力。
魏曰高要求采访组要认真采访、深入挖掘,将院士们坎坷的求学经历和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展示在读者和观众面前,为温县的年轻后辈树立榜样,为家乡人干事创业提供精神动力,展示出温县人良好的人文风采和精神风貌。
(周双林 朱江 张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