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健康之路 上一版3  4下一版
取石行家张正行
我市上半年采供血量
再创历史新高
“桑拿天”谨防“情绪中暑”
杏林深处夕阳红
吞入异物事件屡屡发生
女性乏力警惕自身免疫性肝炎
图片新闻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2年7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取石行家张正行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朱传胜

  绝技,即超群的技艺;别人很难学会的技艺。在市第二人民医院,内镜室主任张正行就是一位身怀绝技的医生。在我市,他是唯一一个能通过十二指肠镜微创取石并独立完成此项手术的取石行家。7月10日下午,记者走进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亲眼目睹了张正行的微创取石绝技。

  “口中取石”

  在人们印象中,微创手术是一种创伤较小的手术。一般情况,在身体某部位打个小孔或者通过某个血管,就可以进行手术。但是,张正行微创取石则更神奇:不伤患者毫发,不让患者流一滴血,就能取出患者的胆管结石。

  在该院放射科四号房间,记者受邀进入手术室,零距离观看了张正行的“口中取石”绝技。

  俯卧在手术台上的是一名八旬老汉。实施麻醉后,张正行借助X线开始手术。

  他先拿起粗约1厘米、长1米左右的电子十二指肠镜,熟练地将其从老汉的嘴中探入,经口、食道、胃,再到十二指肠降部,找到胆总管在十二指肠的乳头,由内镜活检孔插入切开刀至乳头开口部,在导丝引导下插入胆总管后注射造影剂,很快确定胆总管结石的大小和部位。此时,X线透视电视屏幕上显示,在张正行的操作下,通过电子十二指肠镜插进的网篮已经找到了胆管结石。随着网篮的“一伸、一扑、一拉”,几分钟后,老汉胆管中的4个结石被一一“捞”了出来。

  从开始手术到手术结束,用了不到15分钟。

  “阳光手术”

  众所周知,一般而言,手术期间患者家属是不能进入手术室的,但是张正行做的手术却是个例外。他的手术,家属均可全程旁观。

  当日下午,张正行共为3名胆结石患者进行了微创取石手术。手术期间,这3名患者的家属无一例外均获邀进入手术室观看。尤其是那名八旬老汉,手术时,他的5名儿女都进入手术室进行了旁观。

  张正行称,他之所以敢推行“阳光手术”,源于其对这项技术的熟练程度,是一种自信心的表现。在我市,他还没有发现有其他医生敢这样去尝试。

  据他介绍,十二指肠镜下微创取石术在我省仅有12名医生熟练掌握此项技术,而他就是其中之一,也是我市唯一的一名医生。截至目前,他已经实施了600多例此类手术。

  对于他的“阳光手术”,患者家属也纷纷称赞。一名在场的患者家属观看后幽默地说:“看来,取石行家这个称号不是白叫的。”

  “口取钢板”

  小操作解决了大问题。在手术现场,记者被张正行微创取石的绝技所震撼:这项技术,让患者轻松取出结石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使我市不少胆结石患者避免了开腹之痛。

  在现场,一名医生还向记者介绍了前不久发生的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张正行用开口仅仅0.5厘米的异物钳,经过口腔,无创取出胃里一块16×2×0.2厘米大小、重约200g的金属钢板。

  这件事发生在6月21日下午,患者是个20多岁的年轻人,送到该院就诊时,已在我市多家医院诊治,均被告知需要进行开腹手术才能取出钢板。由于开腹手术对身体创伤大,他们多方打听后,慕名找到了张正行。

  此时,病人已经疼得坐卧不安,需要马上抢救。

  当日16时15分,手术正式开始了。张正行通过胃镜探头看到异物时大吃一惊:异物实在太大,而且质地坚硬,棱角分明,胃内还有大量潴留液和出血,胃壁糜烂严重,情况十分复杂,稍微操作不慎,就有可能引发胃穿孔或食管破裂,导致大出血而危及生命。

  现场紧急会诊后,张正行决定先用圈套器试取,5分钟、10分钟、20分钟、30分钟,异物仍然难以取出,现场不少人已失去了耐心。有人建议,必须立即进行开腹手术,但却被张正行所否定,他坚持无创取出。

  随后,张正行巧用开口0.5厘米的异物钳,经过1个小时的不懈努力,最终取出了这块钢板。如此大的胃内异物,能在内镜下顺利取出,实属罕见。而这项高难度微创手术,也填补了我市技术空白。

  图为张正行正在为患者做取石手术。

  本报记者 朱传胜 摄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