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微信”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里。
大街上随处可见拿着手机一摇一晃玩“微信”的人,可搜索和查看手机附近的人并加为好友,其中搜索到的多为陌生人。殊不知这一摇晃可能会摇来诈骗、强奸等不法侵害。据《焦作晚报》报道,前不久,外地市民小辉(化名)就因“摇”到了一名女子而受邀来到焦作。然而,小辉以为“摇”到一次浪漫的邂逅,没想到却“摇”来了一个骗子,现金和手机全部被盗。
手机“微信”有“查看附近的人”和“摇一摇”的功能。前者可在几秒内搜索到1000米内的“微信”用户,“摇一摇”功能则可迅速找到在同一时刻摇晃手机的用户。心理学认为,空间距离的拉近,容易给人一种心灵距离也近的错觉。骗子正是利用这种心理,进行诈骗等不法行为。施骗对象大多选择年轻、独处女性,一般情况下,他们先用“微信”寻找目标,然后与受骗人互动,互动过程中,骗子根据受骗人的心理弱点,抛出诱饵,让受骗人上当。
因此,年轻人通过网络、手机交友一定要提高警惕,千万不要让“微信”成为“危信”。网络虚拟性的特点往往使得信息不透明,现在网络个人用户注册仍以“非实名制”为主。网友与陌生人、网友约会见面,要有防范意识,不要单独前往。如果遇到不法侵害,要及时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