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三个新建电厂送出工程项目
通过省级专家评审

山阳区:特色文化擦亮“金字招牌”
早日让涓涓细流滋润山阳大地
修武县:务实作风开拓“投资洼地”
“蛟龙”归来
破解难题的战略抉择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7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蛟龙”归来
实现人类首次亲临7000米深海底
最大下潜深度达到7062米

作者:刘奕湛、罗沙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三名深潜员在欢迎仪式上。

  搭载“蛟龙”号深潜器的母船“向阳红09”停靠在青岛奥帆中心码头。


 
   

  据新华社山东青岛7月16日电(记者刘奕湛、罗沙)16日,执行载人7000米级海试任务的“蛟龙”号顺利返抵青岛。至此,历时44天的“蛟龙”号圆满完成了本次海试任务,也标志着“蛟龙”号10年研制和海试工作圆满结束。

  6月3日,“向阳红09”船自江阴起航奔赴马里亚纳海沟执行“蛟龙”号载人潜水器7000米级海试任务。本次海试,共完成6次下潜试验,其中3次超过7000米,最大下潜深度达到7062米。

  据介绍,海试期间,参试队员对潜水器289项、水面支持系统24项功能和性能指标进行了逐一验证,对关键指标进行了多次验证。此外,开展了坐底、定深定高航行、近底巡航和海底微地形地貌精细测量作业内容,取得了地质、生物、沉淀物样品盒水样,并记录了大量海底影像资料,实现了人类首次亲临7000米深的海底开展作业和科学研究实验。 (本栏照片均由新华社发)

  相关链接

  “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是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设计最大下潜深度为7000米级。

  我国是继美、法、俄、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掌握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除我国外,其他4国的作业型载人潜水器最大工作深度为日本深潜器的6527米,因此“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成功到达7062米海底,创造了作业类载人潜水器新的世界纪录。

  6月3日,“蛟龙”出征以来,已经连续书写了5个“中国深度”新纪录:6月15日,6671米;6月19日,6965米;6月22日,6963米;6月24日,7020米;6月27日,7062米。

  下潜至7000米,标志着我国具备了载人到达全球99%以上海洋深处进行作业的能力,标志着“蛟龙”载人潜水器集成技术的成熟,标志着我国深海潜水器成为海洋科学考察的前沿与制高点之一。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