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郭剑)今年6月初,有一位网民在“山阳论坛”上发帖问:“工农路路灯什么时候能亮?”解放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从网络上得到信息后,迅速安排人员到现场查看,并与市路灯管理所协商,共同制订工农路路灯连线接电方案,仅用3天时间就使工农路上的路灯甩掉“摆设”的骂名,具备了夜晚为路人照明的功能。今年年初以来,该局高度关注网络舆情,积极借助“山阳论坛”等网络平台接受群众质询、解答工作难题、化解焦点矛盾,据统计,今年上半年从网络上搜集群众咨询、投诉、求助的舆情461件,其中,有关市政设施维护的咨询197件、建议8件,有关垃圾污染环境的投诉26件,有关占道经营扰民的投诉131件,其他的99件。该局把这些反映群众所想、所需、所盼、所急的舆情作为察民生、解民忧的“预警雷达”,高度重视,安排专人100%予以回复,本单位能解决的问题立即解决,一个单位解决不了的多方协调加以解决。
勇于“触网”,架起与民众沟通的连心桥。“衣食住行”,事关民生的四大要素,该局直接承担着其中“住(房)、行(路)”两项建管职能。如何第一时间倾听群众的呼声呢?该局党委发现了一条捷径——网络舆情。为此,该局安排专人实时搜集网络信息,重点关注涉及本系统工作的“热帖”,全程跟踪,实时加以综合分析。今年年初以来,对网民在“山阳论坛”等网络平台上发布的涉及本单位工作的建议或投诉,该局均能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查源、第一时间回复、尽快妥善解决。
善于“用网”,放大网络问政的服务功能。该局建立畅通的信息公开机制,在焦作建设网上专门开设网络问政平台,并建立QQ群,随时接受网友的咨询与投诉。同时,该局还充分利用解放区政府门户网站和解放区为民服务网,把占破道、民房建设、保障房申请的办事程序、完成时限等相关信息公之于众,切实保障群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和参与权。
关键在做,重在落实。该局党委书记、局长王会来有句口头禅:不仅要高度重视民意诉求渠道的畅通,更要把着力点放在解决问题上。为此,该局严格落实批阅交办制、跟踪督察制,确保对群众投诉“反映合理的及时解决到位、政策限制的详细解释到位”。今年上半年,该局共维修路灯26盏、疏通下水道堵塞21处、更换损坏窨井盖16块、修复路面塌陷6处,未发生一起因市政设施损坏引起的群众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