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②)同步启动了辖区药王庙、柳下惠祠堂、逯增庙等修缮工程,确保城市文脉的再现与保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把发展传承作为最好的保护,每年下拨专项资金对绞胎瓷、山阳城传说等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珍贵历史文献、文物、传说进行抢救性发掘、研究。目前,药王庙旅游文化产业园区整体项目正在进行全面招商,而距此不远,投资5亿元的巡返大庄园项目一期已经完工,二期正在建设,一个融休闲、度假、观光为一体的景观园区雏形已具。在建设东路上,投资1.8亿元、古色古香的建设东路仿汉文化艺术一条街一期工程已建成,目前正在全面招商。6月中旬,中国中草药暨“四大怀药”产业展览交易市场在“怀庆药都”落成。
文化与产业相融合。发展文化产业,离不开一批品牌效应好、竞争力强的企业的带动。为此,该区始终坚持以项目为中心,广泛采取以商招商等形式,不断培育文化产业的先锋劲旅。近年来,该区先后集中开工了多个超1000万元的文化产业项目,总投资近20亿元,全区文化产业项目开始由小而散向规模化、区域化发展,由低档次向高档次、品牌化发展。目前,易恒贞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在经营红木家具、文房四宝的基础上,又投资1900万元建设的集文化策划、推广交流为一体的“泉道生”项目已进入装修阶段;塔南路上,面积约6000平方米的焦作市古玩城已有200家商户入驻,将逐步成长为豫北地区最大的古玩市场;在焦东,天方彩印、东城工贸、金霸彩印正带动全区印刷包装业规模化发展;以“省知名文化产品”山阳刺绣、“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文献绞胎瓷和全国唯一生产弓弩的三利达公司为代表,该区的工艺品生产基地也已成熟。而在该区摩登市休闲街上,奥斯卡国际影城、东方前沿KTV量贩等项目星罗棋布;“新东1898”休闲一条街也成为市民娱乐的首选之地。
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融合。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该区全面启动“文化引擎”,制订了《山阳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出台了《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落实文化企业应享受的各级文化产业发展政策;设立了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建立和完善了政府对文化产业发展投入的保障体系,以奖励、补贴、贴息等方式扶持有发展前景和竞争力的产业项目,重点培育辖区餐饮娱乐、工艺品、书画艺术品、音像制品等多门类交易市场,不断策划发展文化产业新项目、大项目,扶持有发展前景和竞争力的产业项目,带动了社会资本向文化产业转移。
良好的需求和优越的发展环境,有力地推动了该区文化品牌的迅猛发展,也提高了相关文化产业的辐射能力。截至目前,该区共有网络经济、电子游艺、KTV、酒吧等各类文化娱乐场所100余家,文化用品生产、制作、销售和宣传等各类机构280家,形成了特色鲜明、产业网点星罗棋布、门类相对齐全、功能比较完备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