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龙卿
见习记者 王水涛
7月18日是入伏的第一天,人们将进入“高温、高湿、高热”的三伏天,同时三伏天也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时节,在入伏第一天,由焦作日报社和焦作市中医院联合举办的第二届“冬病夏治”节正式启动,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治疗。为了让更多的市民享受到冬病夏治的治疗效果,市中医院通过精心准备和组织,确保“冬病夏治”节井然有序。
患者:敷贴效果就是好
7月18日8时许,记者在市中医院国医堂门前看到,几张桌子一字排开,成了临时的导诊台,患者在这里领过号后去诊区候诊,另外还有不少市民前来咨询,医护人员在一旁耐心地回答每一个问题。
在候诊区,一位家长带着自己的孩子正在候诊,这位家长说,这是他第二年带孩子来这里进行敷贴。“我的孩子患有哮喘,不能受凉,一受凉就喘不上气,就得去医院输液,去年夏天敷贴了之后,哮喘一直都没有犯,效果真的不错。”这名家长说,“前几天,听说今年的敷贴就要开始了,所以今天我又带着孩子过来了。”
在候诊区的走廊里,既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也有抱在怀里的孩子。他们中既有今年第一次进行敷贴的,也有多次进行敷贴的。
今年50岁的朱大会家住修武县高村乡,患有气管炎多年,为了尽早到市中医院进行敷贴,他早上6时许就从家里出发了,不到8时他就来到市中医院。“8时的时候,这里就已经有很多人在等候了,我等了一个多小时才排到。”朱大会说。
虽然等了一个多小时,但是朱大会对敷贴的效果还是很满意的。他说,这是第二年来这里进行敷贴,去年敷贴后,身体状况是最好的一年,所以今年就又来了。“我原来一到冬天就不能干活,经常吃药,自从去年敷贴之后,我去年冬天竟然可以到外面打工了,气管炎的症状轻了许多。”朱大会说。
医院:提前准备迎接患者
为了做好入伏的第一次敷贴工作,市中医院的医护人员提前做好了准备工作。“我们7时许就把导诊台摆好了,分为儿科、呼吸科和康复科3个导诊台。”临时在康复科导诊台工作的护士孙爱敏说。
在采访中,孙爱敏还没介绍完,就会被前来咨询的患者打断,她不厌其烦地向前来咨询的患者解释着。记者注意到,在导诊台的抽屉里有两个包子和半杯豆浆,其中一个包子只吃了几口。“早上根本来不及吃饭,带的这些包子也没有空吃,人实在太多了。”孙爱敏说。
突然,在儿科导诊台前,一位情绪激动的女士大声埋怨医护人员让她等的时间太长了。面对这名情绪激动的女士,医护人员一直面带微笑地劝说,最终将这个矛盾化解。
随着前来咨询冬病夏治的患者越来越多,医院又临时增加了工作人员,对前来敷贴的患者进行引导。
三伏天:冬病夏治正当时
“敷贴要贴3次,连续贴3年。”“今天第一次敷贴,每隔10天敷贴一次。”在导诊台前,医护人员不停地给患者解释。
何为敷贴呢?据介绍,敷贴即中药穴位敷贴,是冬病夏治的一种重要治疗方法。“敷贴是在古方的基础上经过进一步改进创新后,加强了对相应病症的针对性,提高了治疗效果,目前我院的敷贴水平可以说是全市最好的。”市中医院呼吸科主任谢帮军说。
记者了解到,敷贴对时间还有一定的要求,根据中医理论,每伏第一天是开穴的日子,此时敷贴效果最佳。穴位敷贴,是通过皮的吸收和经络穴位的传导,扶助正气,祛散伏痰,调整和增强人体的功能。在一年中,三伏是人体毛孔张开、气血聚到体表、气血最为明显的时候,此时运用穴位敷贴,药物的吸收效果更佳。
据现场医护人员介绍,患有过敏性哮喘,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颈、肩、腰腿疼及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胃痛等病症的虚寒体质人群比较适合冬病夏治。
同时,该院医护人员提醒,在敷贴期间,忌食海鲜以及肥甘厚腻、生冷辛辣的食品;药物去除后6个小时方可洗澡,忌搓洗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