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赵根志)日前,市技师学院在河南佰利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开设的素质提升培训班结束,200名学员领到了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这种把课堂搬到企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学校与企业、学员与岗位的无缝对接,受到了企业和学员的好评。近年来,市技师学院在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助推我市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
打造特色专业。当前,我市正强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积极推进包括装备工业、煤盐联合化工产业和汽车零部件产业在内的六大支撑产业发展,市技师学院适应产业发展需要,调整专业设置,优化专业结构,培育了地方经济发展急需的数控、机电、模具、化工、橡胶、旅游等特色专业群,服务我市经济转型发展。
开展订单培养。为解决企业招工难和学员就业难,市技师学院今年开设了风神班、昊华班、厦工班等11个对口专业冠名班,通过企业参与学校教学管理、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学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校企通力合作,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近年来,该院先后开设了20多个冠名班,为企业定向培养了1000余名高素质技能人才。
实施送教入企。如今,企业对一线工作人员的技能要求越来越高,但由于生产任务繁重,无法抽出时间让员工去学校学习培训。针对这一情况,市技师学院不断探索社会培训新方法,结合企业所需所想,将培训班办到企业,提升员工的职业素质和技能水平,解决了企业员工生产与学习的矛盾。两年来,该院先后深入30多家企业,培训技术工人2000余人次。
据了解,市技师学院通过开展订单培养、送教入企、引企进校、教师企业挂职锻炼、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等方式,为企业培养了大批“用得上、留得住、可发展”的高技能人才,众多毕业生已成为企业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