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今日沁阳/副刊 上一版3
想起了老班长
第100个啤酒瓶
沁园春
让野鸡飞
渔家傲·观神九
天宫对接有感
别当孩子的“提醒器”
晋 升(小小说)
每周一字
玫 瑰
距离幸福有多远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7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别当孩子的“提醒器”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赵向辉

今天,女儿放学后,一进家门就说:“爸爸,连着两天我都没带零钱,也没带饭卡,全是借同学的。”我说:“晚上收拾书包没装上吗?”“没有啊,有时早晨你提醒我,这两天也没提醒,真是的。”“谁也不能光等着别人提醒才去做自己的事情,自己需要的就应该自己想着,不是吗?”“是啊!往后我记着不就行了。”

  其实,这两次是我故意没提醒女儿的,因为她常常忘记带这带那,尤其零钱、饭卡和乘车卡之类的,有时发现她没带就赶紧提醒,或者昨天没带今天就想着提醒,后来我发现这总不是长远之计,谁能天天陪着给你去提醒呀?不定哪次就会因为忘记带重要物品,比如准考证、身份证等耽误大事呢?所以我开始实施“行为修正计划”,没想到很快见效了,从此女儿很少忘记带自己的常用物品。

  有些孩子今天忘带作业本了,明天又忘带课本了,要不就是忘记带文具盒了,反正不是丢这就是丢那。这时,做父母的,不要轻易当孩子的“提醒器”,让他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如果你的孩子也有丢三落四的习惯,而你没有提醒过,那就顺其自然,让他吃一堑长一智,慢慢就会好的。如果你已经成了孩子的“提醒器”,那就赶紧“关机”。当然一定要确定孩子忘记的物品不那么重要,否则一旦造成重大损失,会让孩子受到心理打击,严重时还可能形成强迫症状。选择孩子忘记的物品要适当,既能给他造成困难,又能让他通过想办法解决;既能让他汲取教训,又不会给他造成大的影响。

  不当孩子的“提醒器”,是孩子成长的需要,也是家长必须做的,因为我们有责任矫正孩子的不良行为方式。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