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一踏进武陟县城,人们都能切身感受到身边发生的巨变:街道更宽阔了,路面更干净了,城市变靓了,环境更美了……这些变化,是该县紧紧围绕做靓城市这一目标,大力实施“1357”工程、加大环境卫生集中治理力度、加强城市管理的结果。
眼下,“1357”工程征迁正在扫尾,武德广场、龙兴苑、迎宾苑以及龙源路改造等正在施工建设,老城区54家搬迁企业已有16家落实了搬迁选址,“八区”建设紧锣密鼓推进,武陟县到处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施工场景。
去年以来,该县围绕做靓城市这一重大课题,组织动员全县上下发扬“厚德、包容、笃行、进取”的武陟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统一认识,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全方位推进城市建设,实现“三化”协调发展,努力把武陟建设成为中原经济区核心区的新兴中等城市。
2010年,该县获得全国卫生县城荣誉称号;2011年,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县城;今年,正积极创建国家园林县城。
围绕做靓城市,该县注重走好三步棋。
规划先行绘蓝图
城市建设规划是关键。该县多次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对武陟的城市发展方向、目标定位,进行调研、座谈,邀请多家国内一流的城市规划设计院所,采取竞标的方式对城市进行规划。
该县在焦作市人口最多、面积最大、交通最便利、区位最优越,加之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加快城市发展,条件得天独厚。根据县委十一届二次全会做靓城市的战略部署,经过广泛征求意见,深入调研论证,确定该县城市发展的目标是:建设中原经济区核心区的新兴中等城市,即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发展成为中等城市,支持基础较好的中心镇发展成为小城市”的重大机遇,用发展的理念、超前的眼光、现代的标准谋划城市建设,逐步将武陟打造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先行区、城乡统筹的示范区、郑焦融合发展的对接区和中原经济区核心区重要的经济板块,努力打造活力武陟、生态武陟、魅力武陟、畅通武陟和和谐武陟。
去年以来,该县投资2000万元聘请泛华集团对城市发展规划进行高标准、大范围修编。编制了“五位一体”发展战略规划,从武陟的现状出发,结合周边地区的发展及产业特点,编制战略规划、产业规划、空间规划、重大项目规划和投融资规划五个规划,用来指导该县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在“五位一体”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编制武陟县城50平方公里、詹店新区25平方公里总体规划;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编制木栾新区13.5平方公里、詹店新区8平方公里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木栾新区、詹店新区的城市设计。各项规划的编制,为该县提供了科学发展的蓝图。
老城改造树形象
“1357”工程的开工建设,是该县实现城市转型的具体实践,是提升城市形象、城市品位和提高中心城区承载能力的重要举措。
该县以老城区改造为突破口,启动了“1357”工程:包括1个广场——武德广场;农信大道、三条龙、小徐岗3个入城口;仰韶公园、龙兴苑、迎宾苑、覃怀公园、怡心苑5个公园;获轵线大修及东延、龙源路、詹泗路、三条龙以东段改造、绕城环路、产业集聚区“两纵一横”路网建设工程7条道路。“1357”工程预计总投资19亿元,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多元化筹措资金,多模式投资建设,重点通过土地出让、招商引资、股权转让、授权经营等形式,广泛吸纳民间资本参与城市建设和经营,形成以城建城、以城养城的良性循环。
征迁是“1357”工程的重头戏。该县成立了以县委书记常鸿为政委,县委副书记、县长闫小杏为指挥长的“1357”工程建设指挥部,在全县范围内抽调人员组建 “一室十组”11个常设工作机构,县级干部任项目组组长;出台了居民住宅征迁奖励标准,制定了考核办法,起草了征迁安置补偿协议;各项目组工作情况一天一碰头、三天一排名,确保工作有序推进。短短5个多月的时间,该县完成了25万平方米的拆迁工程,创造性地实现了稳定拆迁、和谐拆迁。目前,“1357”工程拆迁工作已接近尾声。
该县从改造3个入城口“脏、乱、差”入手,积极引入景观绿地、历史文化、声光技术等城市发展元素,按照“适于人居生活、功能配套齐全、人文气息浓厚、绿色环保理念”的标准,对3个入城口及龙源路、詹泗路等周边区域进行综合性改造。特别是绕城环路的建设,将彻底解决该县大型货车穿城而过造成的一系列问题。该县以“1357”工程的率先突破,推动城市建设全面启动和纵深推进。
在城中村改造方面,该县着力打造生态宜居之城,启动了老城区54家企业的搬迁,按照“集中布局、集约用地、集群发展”的原则,组织老城区的工业企业向产业集聚区、詹店新区、标准厂房搬迁,通过企业搬迁,搬出新空间、搬出新项目、搬出企业快速发展的新局面。同时,腾出更多的建设用地,发展城市绿地,建设公益设施,改善城市环境。
该县还以创建国家园林县城为契机,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先后组织了陈旧垃圾清理、交通秩序治理等专项行动。在此基础上,该县建立了长效机制,探索并推行了“三个一”工作模式,即一个标准管全县、一把扫帚扫全城、一套机制保长远,实现了环境卫生治理由点到面、由突击向常态的转变。
目前,该县武德广场、龙兴苑、迎宾苑建设顺利进行;覃怀公园、仰韶文化公园、怡心园已完成建设招标,施工企业进场作业;7路工程有序推进。
“八区”建设谋跨越
老城改造只是做靓城市的突破口,跨越发展还需要更多的载体。该县城市发展的总体构想是:建设一个中心、打造一个组团。一个中心,即以县城为中心;一个组团,即以詹店新区为组团。工作重点是规划建设“八区四路”,“八区”分别是老城区、木栾新区、产业集聚区、詹店新区、嘉应观景区、陶封工业区、妙乐寺塔景区和城北重工业区。“四路”分别是打通中心城区到詹店新区的快速通道,推动两区融合发展,最终形成带状城市发展格局;建设绕城环路,将城区段詹泗路改线到焦郑高速以北,并升格为国道,彻底解决大型货车穿城而过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还全县人民一个清新亮丽、安全有序的城市环境;建设塔南路延伸线向南跨过黄河对接连霍高速,向北呼应焦作新区,以此带动西部乡镇发展;改造提升新孟路和詹泗路,形成贯穿东西、连接“八区”的黄金通道。
该县按照“一个中心、一个副中心、十个新市镇、若干个农村新型社区”的城乡一体化格局,促进城乡互动,协调发展;坚持统筹城乡规划、统筹城乡建设、统筹城乡服务,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今年是武陟县的“城市建设攻坚年”,该县在老城改造、新区开发、城市改良、路网建设等方面安排了36项、总投资近25亿元的城建重点工程。这些工程,同步启动,统筹实施,力求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改善城市形象,全面完善城市功能,大幅度提升综合承载能力,使城市建设工作实现新跨越。
随着“1357”工程的快速推进,“八区”的开工建设,我们坚信,不久的将来,一个崭新靓丽的新武陟一定会呈现在世人面前!冯振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