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行决定自7月6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31个百分点。自当日起,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7倍。据了解,央行此次“出手”降息,距今年6月8日降息还不足一个月,也是年内第二次降息。在目前楼市调控的大背景下,央行此番降息动作对楼市有何影响?又传递了哪些信号?本期地产会客厅,记者邀请我市几位房地产资深业内人士,共同探讨这一话题。
主持人:此番降息动作对焦作楼市有何影响?
陈航:银行此番降息,主要是为了刺激实体经济的需求,以求稳定经济增长。楼市作为经济的一部分,而且连续几个月来的回暖现象,会起到一定的正面影响,但不会像坊间流传的那样“房价将全面反弹”,这是不太可能实现,因为政府的限购、限贷的政策调控并未松动,所以降息对于楼市的整个宏观市场并没有实质性利好。
郭修炎:本次降息对楼市的预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促进房价温和增长,而非疯狂“飙升”。不论是开发商还是购房者,降息对降低购房成本有实际作用。很显然,此次降息是为了刺激经济,虽然不是针对房地产行业的金融政策,然而房地产也将从中“得利”。房地产的黄金时期已经过去,但是市场会越来越趋于理性、稳健。
张涛:央行近期密集降息凸显了稳定经济增长的强烈意图,对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振企业信贷需求则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还在观望的购房者来说,此次降息也意味着还贷压力的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购房者的购买力。
主持人:是否意味着对楼市调控政策的“松绑”?
张涛:随着政策方向日益明确,政策预期渐趋稳定,不少开发商已经开始调整销售策略。但央行在降息的同时也明确,金融机构要继续严格执行差别化的各项住房信贷政策,继续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也强调,目前房地产市场调控仍然处在关键时期,调控任务还很艰巨。必须坚定不移做好调控工作,把抑制房地产投机投资性需求作为一项长期政策。因此,降息有助于楼市成交量活跃,并不意味着调控松绑和救市。
陈航:众所周知,调控并非为了抑制成交,而是使成交更加公平,更为合理。在坚持严厉调控的氛围中,成交量和房价由于短期供需变化而出现波动,既在情理之中,也在预料之中。政府通过调控这只“看得见的手”,需要打造的是良好的市场环境以及舆论环境。而“量涨价跌”是楼市运行逐渐趋于健康有序的良好反映。所以对于此次银行降息,我们不应盲目乐观认为是“松绑”的意味。
主持人:对购房者来说,目前是否是置业良机?
陈航:当前决定开发商生存空间的并非融资成本的高低,而是市场环境以及销售回款这个根本的源头活水。在开发商融资环境没有出现彻底改观的情况下,降息对楼市的影响整体上非常有限,不会改变市场深幅调整的格局以及房价继续回调的趋势。通过此次降息会使贷款购房者的月供进一步减少,刚性需求的购房意愿会因此而增强,这是一个利好的信号。而且从这几个月来所呈现的楼市回暖迹象来看,会使一部分购房者从观望心理,转变为更为主动积极的行动,这会对成交量产生一定影响。但是否是置业良机,现在还很难下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