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10日,我市综合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焦作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正式揭牌运行。
建设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产权交易以及土地出让等业务全部在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开展,我市公共资源交易向公开、公正、透明的阳光之路迈出了坚实一步!
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成立运行的两年,是辛勤耕耘、规范运行的两年。焦作市在统一交易平台、完善交易规则、融合交易队伍、提升交易质量等方面,一步步迈出坚实的步伐,用公平竞争促进了市场价值回归与提升,用公开透明打造了反腐防火墙,用公正运作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推动政府职能转变……
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成立运行的两年,是探索实践、创新开拓的两年。焦作市排污权交易总额位居全省第一,土地整理项目在全省率先统一纳入交易中心交易,在全省率先实行产权网上交易,在全省首家建成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和采矿权网上交易系统……
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成立运行的两年,是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两年。从2010年6月中心成立至2012年6月,共完成各类交易项目1422个,交易总额86.73亿元,增收7.7亿元,节支4.61亿元。2011年、2012年连续两年被授予焦作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先进单位荣誉称号。据问卷调查,各类交易主体对交易中心满意率在95%以上。
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成立运行的两年,是展示形象、活力迸发的两年。先后接待全国各地前来参观、考察和学习的团队65个,人员480余人次。交易中心已成为我市政务服务的重要窗口、优化环境的重要载体、反腐倡廉的重要基地、服务发展的重要平台。
【思考:】
探索交易发展规律
凡事找规律,才能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用最简单的方法、最快捷的路径、最佳的效果,实现公共资源交易事业的发展和突破。
围绕提高“服务公共资源交易活动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能力”,交易中心领导班子积极汲取先进经验,紧密结合市情民意,力求对公共资源交易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是什么、干什么、如何干、干到何种程度”等重大问题进行科学回答。
对“是什么”进行了初步回答。进一步明确公共资源本质特征是公开、竞争和效果;交易中心的本质是打造价值创造平台、要素激励平台和环境优化平台。
对“干什么”进行了初步回答。重点要在交易层面推进项目的规范运转;在交流层面加强和各方交易主体的沟通,提升交易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在交融层面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找准突破点、着力点和支撑点。
对“怎么干”进行了初步回答。明晰公共资源交易重点要选择和设计交易品种、优化和提升交易模式、构建和完善交易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之间的联动机制;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则要突出“五个中心”(服务中心、特色中心、透明中心、创新中心、活力中心)建设。
对“干到哪”进行了初步回答。要将“公开、公平、公正”作为永恒的追求目标。
对公共资源交易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和把握,进一步厘清了认识上的误区,扫清了发展上的障碍,明确了发展的目标和方向,确保了交易中心各项事业方向对、路子正、效果好。
【机制:】
打牢交易运行基础
“让权力退出,靠制度运行”不仅是一句口号,交易中心用两年的时间、无数个实例将这句话落到了实处。让红灯亮在越轨前,每一个可能的漏洞立刻会有更加完善的规章制度堵漏。
印发《公共资源交易进场服务手册》,对交易业务的工作流程、服务事项、服务要求全面公开,服务各方交易主体,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推行异地抽取和接送专家制度,对重大交易项目、民生项目以及社会各界关注度较高的项目,派出专车赴郑州、新乡、洛阳等地抽取评审专家,确保交易信息保密、交易结果公正。
编制《“六位一体”制度体系》一书,对交易质量进行控制、交易过程进行监督、交易结果进行评价,实施了交易分级分类管理、交易后评价等制度,保障交易公开、有序、高效进行。
实施“三位一体”信息发布机制,建立交易主体信息库,将交易信息由原来的仅在法定媒体发布,扩大到在网络媒体和交易主体信息库同时发布,提高交易的开放度和竞争度。
开展以岗位“六知道”、业务“六必做”、评价“六维度”为核心的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公共资源交易全程受控,交易业务与预防腐败实现有机融合。
在不断总结交易中心成立两年多来的运行成果的基础上,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公共资源交易四方主体行为的若干规定》,提出了30个不准,对委托人、投标人、中介机构和评审专家的交易行为进行了规范。
一系列具体管用、依法合规、兼顾长远的公共资源交易机制的出台和实施,降低了交易风险,提升了交易质量,确保了公共资源交易过程阳光公开、有章可循。
【创新:】
拓展交易平台功能
围绕降低成本、公开透明、增收节支、源头治腐,交易中心不断拓展交易功能、提高交易水平、实现公共资源的最佳效益,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了腐败。
扩大交易范围。在原来传统建设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产权交易、国有土地出让等交易业务的基础上,又将土地整理、司法涉讼资产、排污权、水利建设等交易项目纳入中心进行集中交易。
实现区域合作。交易中心主动与商丘、鹤壁、长治、晋城等地市相关单位合作,积极构建公共资源交易区域市场,初步在产权转让、建设工程招投标等方面实现了交易信息、专家库的共享,努力实现行政权力干预最小化、公共资源配置最大化。
推进交易网络化。积极构建公共资源交易网络平台,使交易方式由过去的“面对面”转变为“背靠背”,最大限度地推进交易的公开、公平和公正。在全省率先利用全国最大的网上产权交易平台——“金马甲”网络交易系统,进行产权网上交易,交易平均增值率57%。
创新服务模式。中心与多家金融机构合作,以合同担保的形式,解决中标企业融资难问题。在做好基本公共服务的基础上,引入公共资源交易中介服务机构,为进场交易主体提供用水、定餐、印刷等增值服务。
开拓才有出路,创新方显本色。交易中心成立两年来,矢志不渝地创新思考、坚持不懈地探索实践,使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保持了发展后劲。
【保障:】
加强交易队伍建设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交易中心在队伍建设中注重将队伍建设与业务工作紧紧捆绑在一起,力促业务与队伍融合。
固本强基提素质。建立工作讲评制度,采取“科长讲、领导议、职工评”的方式,定期召开工作讲评会议,充分调动干部工人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开展劳动竞赛、技术比武、业务大演练等活动,提高从业人员工作技能。
转变作风促提升。狠抓日常服务、日常管理水平的提升,定期组织开展红旗科室、红旗标兵评选活动,建立了党员示范岗,定期开展廉洁从业教育,制作以警示教育为内容的横幅,悬挂在中心办公区和交易场所,时刻提醒干部工人端正作风、提高效能、服务群众、廉洁从业。
融合思想聚人心。坚持每月开展一次集体活动,以积极向上、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培育团队精神和单位荣誉感;开展“每天健身一小时”活动,倡导健康生活、快乐工作的理念;开设“交易中心大讲堂”,每月邀请一位专家授课,掀起了学理论、学技能的热潮。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将不畏艰辛、不惧险阻,信心满怀、步履坚实,向“体制最新、效率最高、环境最优、制度最完善、交易最公平”的制高点迈进,努力打造“全省领先、国内一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为推动我市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本报记者 王 言
(本版照片除署名者外均由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