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徐春浩、郭静)“以前长时间在外,只知道赚钱,根本没考虑过孩子的感受。这次回到家我要好好陪陪孩子,就当是这几年对他的补偿了。”7月18日,一位准备回家的农民工面对河南理工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服务团的同学们愧疚地说。
据了解,为给留守儿童一个温馨的家园,河南理工大学文法学院“天使行动”暑期社会实践服务团的同学们顶着夏日的酷热奔波于焦作市各社区,通过一对一、多对一等形式与留守儿童结成学习、生活帮扶对子,并开展了社会实践义务家教、“河南理工大学一日游”、“义捐衣物书包书本”等活动。此外,他们还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等形式,积极和乡村小学联系,每天一所学校,了解、服务农村留守儿童。
“我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也想用‘流动图书馆’来慰藉那些渴望读书的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青年志愿者、文法学院中文系2011级学生李鹏飞的这个念头促成了“流动图书馆”工程的启动。通过与河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结合,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爱心社”,利用捐书捐物、义务支教等形式,为留守儿童的暑期带去知识的海洋。
据了解,由于双亲长期在外,管教和亲情缺失,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着一系列“留守综合征”,他们极易产生生活失助、学业失教、行为失控、道德失范、心理失衡等问题。河南理工大学通过实施“留守儿童关爱工程”,以“关爱留守儿童,牵手人间真情”为主题,织就了一张关爱呵护网,让留守娃们在飞翔的爱心中幸福成长。此项活动的开展,开启了河南理工大学青年学子们爱心的闸门,激荡起一股浓浓的爱的暖流,唱响了和谐社会的优美旋律,并且以各种方式在延续、激扬。
“儿童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留守儿童已经缺失了父母的关爱,不能再让他们失去社会的关爱。”河南理工大学文法学院团委书记王冠说,“‘天使行动’旨在为这个特殊群体撑起‘爱心保护伞’,并让同学们以自己的实践树立起一个文明的标杆,把大爱与和谐的种子播撒到孩子们的心里。”
右图为河南理工大学志愿者在和孩子们一起做游戏。 徐春浩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