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好的语文课,应该是能让学生为之投入,为之动容,既能沉浸在文本之中,又能走出文本之外的有趣的课堂。那么,怎样才能使语文课堂变得如此有趣呢?我认为,激发学生的兴趣、乐趣、情趣是关键。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键在一个“活”字,既要学生“活”,又要老师“活”,师生达到“活跃”、“鲜活”、“灵活”的教与学,这个课堂就“活”了,学生的兴趣也被激发了。比如“活跃”,是指教师在课堂中,要善于营造教学气氛,活跃的课堂气氛,不仅能调动学生的感官,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中,而且能较好地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更注重情感体验,教师要使学生在课堂中体验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我认为,要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乐趣,首先教师应该是个平等、慈爱、乐于呵护学生的引导者,因为在小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值得信赖的,教师的言行时刻影响着学生。平等、慈爱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仅会使学生尊敬教师,还会让学生更加喜欢教师任教的学科。学生在教师的关爱与呵护下学习,定能体会到更多的乐趣。
“语文教育是审美的、诗意的、充满情趣的。”因此,语文学习的主阵地——语文课堂应该充满了美,充满了情趣。在教学中,教师根据具体的内容,在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手中的笔描绘一幅幅优美的图画,也是激发情趣的一种有效的切入点。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让学生画出对文本理解的图画,也许作品简单雅嫩,但是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其实就是一种情感的释放,学生借助图画将自己的感情释放了出来,使教师、同学都获得了情趣。语文课堂是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师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乐趣、情趣,定能让课堂变得更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