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 秋
产业集聚区发展潜力大,已成为我市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但所有产业集聚区几乎都会面临同一个问题,就是融资困难,这已经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重大瓶颈。尤其在当下,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如何让这些生命力旺盛的花朵更好地绽放绚丽,一直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的问题。为此,从6月14日起,市政府金融办、人行焦作市中心支行、焦作银监分局组织全市15家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相关负责人深入全市9家产业集聚区,展开为期一个月的产业集聚区金融服务专项行动,为产业集聚区营造发展的春天。
政府搭台,银行唱戏
“信息不对称是银行开展中小企业融资业务的主要障碍之一,而这种障碍在产业集聚区的中小企业里表现得更加突出,其中重要的因素就是银行获得这些新建企业和项目信息的渠道少且成本偏高。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就是要为银企搭好沟通合作平台,唱好双赢这出戏。”市政府金融办主任黄庆华说。
黄庆华说,开展产业集聚区金融服务专项行动,就是要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为此,市金融办前期进行充分准备,活动前收集了各产业集聚区的资金需求情况并汇编成册,提前发放给各家银行,让银行了解各集聚区企业的资金需求情况,同时还编印了《2012年产业集聚区金融服务专项行动服务手册》,收集全市各银行主管信贷行长和信贷人员的联系方式,方便企业咨询。
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银行通过与集聚区各企业负责人面对面座谈、实地走访,实现了零距离接触、沟通,获取了企业第一手资料信息。光大银行焦作分行副行长赵军强认为,银企只有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上才能互信,在互信的前提下才能互利。他说:“光大银行刚进驻焦作不久,对许多新成立的中小企业不了解,通过此次的走访与交流,增进了相互的了解。下一步将针对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地区,提供适应的融资业务。”
政府牵线,企业受益
“最近想上几个大设备,资金不太够,要向银行贷点款,今天银行上门来服务,真是‘及时雨’啊!”6月28日,河南超燃清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秘伟昌向记者表示。
在此次专项行动中,各产业集聚区向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提出了98亿元的项目资金需求和74亿元的流动资金需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认真考察了相关项目,光大银行焦作分行现场同多家企业达成了2亿元的贷款意向,建行焦作分行、交行焦作分行和中信银行焦作分行等多家银行业金融机构还在活动结束后组织了专门的营销团队,深入多家企业进行考察,并承诺今后对企业进行财务辅导、理财指导,积极支持产业集聚区企业做强做大。截至目前,全市银行业机构已与220余家企业进行了对接,已有40余家企业达成贷款意向15亿元,有23家企业的6.8亿元贷款正在办理相关手续,近期可发放到位。
政府作为,金融支持,助力产业集聚区规范发展
目前,我市共规划产业集聚区9个,规划面积135.44平方公里。去年,全市344家产业集聚区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61.6亿元,同比增长39.5%。仅今年上半年,全市产业集聚区新开工项目344个,占全市新开工项目比重达47.1%;计划总投资485.8亿元,占全市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比重达70.3%。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出,产业集聚区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平台,在基础设施配套和政策优惠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随着产业集聚区体制机制的进一步优化,必然会吸引越来越多的项目在此落地生根。
副市长、市政府秘书长李海松说,产业集聚区是产业集聚的平台,也是金融产品集聚的平台。面对当前经济下行的压力,要通过政府搭台,组织金融机构走进产业集聚区,进一步提升企业家、银行家的信心,将产业集聚区作为投资重点,把金融服务往产业集聚区倾斜,深度对接,实现双赢。
焦作银监分局局长任建民在采访中说:“正处于不断发展之中的中小企业,往往存在着各种缺陷,如经营管理不规范、抗风险能力较弱、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缺少可供担保抵押的财产,这些问题成为制约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因素。”他建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积极作为,进一步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完善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融资、人才引进、内部管理、技术培训、技术创新、项目开发、信息咨询、科技交流等方面积极提供优质服务。企业也要把握好国家有关直接融资的政策、方向和操作规程,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这样才能获得银行贷款支持。
“产业集聚区作为一项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节约集约发展的基础工程,对构建‘三大体系’、实现‘两大跨越’、促进中原崛起,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作为一家地方性金融机构,市商业银行一直致力于服务焦作经济发展。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紧密结合2012年产业集聚区建设目标,搞好金融配套服务。”市商业银行行长刘同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