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专题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每个班都是重点班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2年7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每个班都是重点班
——焦作市第十七中学聚民智谋发展座谈会侧记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青蓝工程 拜师仪式
  教育教学交流会
  每月定期开设家长课堂
  艺术节汇报演出
 
   

  本报记者 孙 军 李 涛

  日前,备受考生及家长关注的我市2012年中招考试成绩正式揭晓,焦作市第十七中学再次以骄人的成绩从众多学校中脱颖而出,独占鳌头。喜讯传来,全校师生的心里洋溢着幸福的喜悦,盛夏的果实让菁菁校园变得更加美丽。

  一直以来,市第十七中学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在每个年级都实行平行班级编排,在历年中招考试中都以无可争辩的事实独占鳌头,在全市人民群众心中赢取了良好的口碑和声誉。这分沉甸甸的荣誉引来了无数赞许的目光,同时也引来了疑问,为什么一个从来不办重点班的学校能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7月18日上午,市第十七中学邀请我市教育界部分知名人士、教师、家长召开座谈会,征求大家对学校办学思想、办学理念的看法和意见。记者应邀参加座谈会,探寻荣誉背后的故事,聆听发展筹谋心声。

  良好的办学条件

  良好的办学条件是学校快速发展的基础。“近年来,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市十七中投入资金数百万元,用于改造校园网环境和新建班班通设备等,为优质教育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座谈会上,市第十七中学校长王玉蓬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

  在市第十七中学,记者看到,校园内的建筑错落有致,规范实用的教学大楼,功能多样的图书科技大楼,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多媒体电教室、实验室……校园内科学精神和人文气息融为一体,自然风光与育人环境相得益彰,草坪、鲜花与翠柏、香樟相映成趣。

  据了解,近年来,随着市十七中旧校改造完工,新校园里的教学楼、实验楼、图书科技楼等基础教学设施相继拔地而起,解决了学生的上学难问题。自2004年以来,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该校投入资金230万元,用于改造校园网环境和新建班班通设备等。尤其是2009年以来,该校改建或新建班班通教学班70个、多媒体会议室1个、多媒体党员活动室1个、多媒体电教室1个、多媒体实验室2个。实现了班班通设备覆盖所有教学班,所有班级均采用投影仪,为保护学生的视力尽了最大的努力。同时,所有班级均采用了电子白板,以代替传统的黑板粉笔模式,为教师们的身体健康排除了一大隐患。目前,该校拥有教职工209人(外聘教师52人),其中高级职称39人、中级职称62人,学校现有60个教学班3564名学生,班额不超过60人。

  雄厚的师资力量

  师资队伍是形成学校特色和优势的根本,也是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保证。近年来,该校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中心,以造就一大批学术带头人、培养中青年业务骨干、培育创新团队为重点,形成了结构优化、勇于创新、适应学校发展需要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学校现有各级骨干教师、学科技术带头人60余名,专任教师学历优秀率达100%。

  “我校一直重视教师的业务培训工作和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市第十七中学副校长刘爱国说。在教师业务能力培训工作上,市十七中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省、市组织的集中培训,同时采用“走出去”的方法,组织老师赴外地学习。在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上,该校开展了“一帮一结对”、“青年教师拜师”等活动,以老带新,使青年教师尽快适应教育教学,鼓励青年教师向骨干教师、名师工作室成员学习经验,解决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青年教师成长。

  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和严谨务实的教学作风,造就了一支高素质的教职工队伍,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该校教务处主任孙丽杰向与会者汇报学校的教研成果时说,去年,该校共获得国家级优质课奖励5人、国家级辅导奖奖励7人;省级优质课奖励3人、省级辅导奖奖励11人、省级论文(科研成果)获奖19人、省级课件获奖5人;市级优质课奖励7人、市级论文(科研成果)获奖10人;学生获得国家级奖励8人、省级奖励11人、市级奖励18人。

  过硬的教学质量

  “教育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近年来,市十七中认真开展‘科研兴课、优质达标’活动,全力打造高效课堂,教育质量明显提升。”应邀出席座谈会的山阳区政协副主席、山阳区教育局原副局长闫利明充分肯定了学校的许多成功做法。

  据了解,“科研兴课、优质达标”活动自2007年初在该校开展以来,通过名师、骨干教师上观摩课,普通教师上达标公开课,较弱教师上过关课,整改教师上提高课,将活动全面推向深入。该校通过引领广大教师积极投身到达标活动中来,使广大教师更加注重对教材内涵的挖掘,更加注重对教学方法的改进,更加注重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测。自该活动开展以来,教师们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学校的教研氛围更加浓郁,教师队伍的整体业务能力得到了提高,学校的教学管理更加科学规范,教学质量得到了稳步提升。

  责任心是一种使命感。该校始终坚持育人为本,以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重点,求真务实,德育工作贴近生活实际,面向全体师生。“我认为,教师的责任心不是在轰轰烈烈中展示,而是在平凡、普通、细微甚至琐碎中体现。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堂课,批改好每一份作业,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生活,注重每一个学生的学科成长,关注每一个教育细节,形成一个良好的班级文化,让每一个学生在文化中熏陶、感染、成长。责任心不仅能促使教师在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中自觉地传授知识,而且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行为模式,塑造学生的心灵。”王玉蓬说。

  特色的教学风格

  “我校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在每个年级实行平行班级编排,每个班级都是我们的重点班。”在谈到市十七中为什么不设重点班时,王玉蓬道出了心中的想法。

  “‘绅士的男生,优雅的女生’是我们培养学生的目标,不办重点班,因为每一位孩子都是我们培养的重点,家校结合,争取把每一位学生塑造成有个性的绅士和淑女。”该校政教处主任邓赟说。

  会上,部分教师代表畅所欲言,表达了自己的教育理念。全市十佳优秀班主任、该校9年级20班班主任吴菊琴说,对学生来说爱是阳光,给他们更多的关心和鼓励,可以促使其上进。所以,吴菊琴平时利用课余时间深入学生中去,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成为他们最可信的长者、朋友。

  “课堂教学应该与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融入到生活当中,在生活的广阔天地中锻炼学生的各项技能。”国家级现场优质课第一名获得者、该校9年级18班班主任位会娟认为,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知识水平与经验的联系。有一次,一个学生学习了一篇描写植物的课文后,位会娟及时地引导学生,号召学生在家里和小区里观察身边的花草,看看它们的生长情况,并详细地记录下来。也可以长期地观察,写观察笔记。一系列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不再禁锢于狭小的天地中,在广阔的生活中学习知识、锻炼能力,教学效果非常明显。

  学生的成长发展

  座谈会上,不少学生家长踊跃发言,对学校在管理、建设、校风、教风、学风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赞不绝口。很多家长认为,学校在孩子的个性发展方面给予了足够的空间,能够让学生自主学习,在家庭作业上也采取了多元化作业的形式,培养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探索性、创新性,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张豪的家长饱含深情地述说了张豪在各科老师的悉心栽培下各方面取得良好成绩的情况。“回想我儿子从以前的倒数到现在的成绩,有着很大的差别,这与老师的关怀是分不开的。”一位学生家长说。

  学生李翔的家长非常激动地说:“看着孩子一天天的变化、一点一滴的进步和成长,我们当家长的真有说不出来的感激和喜悦。特别是班主任老师,有了你辛苦的工作,才有我孩子日后成才的第一步。从班主任老师的身上,我们家长看到了贵校每一位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的高尚情操。”

  据了解,该校非常重视学生及教师的心理健康,专门成立了“心连鑫”心理疏导室,由4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坐诊,每学期举办心理讲座。同时,该校还编撰校报《心桥》,让学生和老师的沟通更加方便。为加强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指导,该校各班每学期都会召开2~3次家长会,目的是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从单一地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向关心孩子的心灵成长转变。学校还成立了“家长学校”,每月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辅导。

  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该校坚持在全体学生中实施素质教育,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个性特色,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如今,“自主、自立、自尊、自强”早已是该校学生自觉的行为指南,遵纪守法、爱国诚信、文明礼貌成为市十七中学生最基本的品格素质。

  在思考中选择,在选择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年轻的希望在这里放飞,美好的蓝图在这里描绘。“厚德载物促和谐绘时代蓝图,自强不息求发展谱教育新篇。”这是十七中人共同的心声。市十七中的学生意气风发、朝气蓬勃;市十七中的老师求实创新、敬业奉献。我们有理由相信,市十七中必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更加矫健的步伐,朝着更高、更强的目标前进,演奏出更加壮丽的教育新乐章!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