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焦作青年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流动团员入党有新规
古代公务员不端铁饭碗
青年文明号纳入我市文明单位创建整体格局
一周青年汇
高温下的坚守
孩子们的欢乐夏日时光
图片新闻
每年8万儿童死于伤害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2年7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
每年8万儿童死于伤害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在日前召开的慢性病防控媒体交流论坛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病防治与社区卫生处副处长吴静透露,我国每年大约有8万名1~17岁的儿童因伤害死亡,超过该年龄组传染病和慢性病造成死亡的总和。其中,溺水是导致我国儿童伤害死亡的首位原因,而跌落是导致儿童伤害发生和残疾的首要原因。她提醒,假期是儿童伤害的高发阶段,预防应加倍留意。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家庭的希望。虽说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但接近全球10%的儿童伤害死亡人数依然是这个社会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其警钟效应不容忽视。

  应该说,作为一个经济总量已跻身世界第二的崛起中大国,我们已经具备了将“儿童最大利益原则”从共识变为现实的物质基础和理念储备。这时候,如何使儿童获得更全面、精心的照料,及时地预防与救助,从而降低不必要的伤亡比率,已成为摆在家长、社会和政府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翻阅报章浏览网络,诚如专家所言,今年暑假相关伤亡事件果然频频发生,仅6月9日一天,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高家村、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高庄村以及湖南三地就发生了多起溺水事故,造成16名学生死亡的悲剧。与此同时,“最美妈妈”吴菊萍,福州、广州、肇庆多地“托举哥”的壮举也大多发生在夏天。这一正一反的事例同时指向一个方向——儿童伤害。

  “最美”事件发生后,社会舆论大多将关注焦点对准了施救者及其所释放的正能量,却在不经意间忽略了对伤害事件本身的反思。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最美妈妈”、“托举哥”等正能量释放得越频繁,不正反映出社会上儿童伤害死亡悲剧越高发吗?

  因此,当妞妞、小悦悦的遭遇化为“我国每年大约有8万名1~17岁的儿童因伤害死亡”这一残酷且带着血腥味的数据时,笔者不得不说,我们的社会尽管需要正能量的激励,但某些附着于不幸之上的感动,并非多多益善。因为悲剧永远是悲剧,再多的感动也无法抚平我们心中的悲怆。赖宁救火固然是义举,却无法使人释然,这一点理应成为文明社会的底线共识。

  降低儿童伤亡率,家长理应负起第一位的监护职责。但也应该看到,鉴于伤亡儿童大多为农村留守儿童,或者跟随父母背井离乡的城市“新二代”,单靠家庭的力量往往显得力不从心。作为政府,有责任在更高层面上为儿童撑起“保护伞”,一方面应摒弃那种“注意安全”式的口头安全教育理念,另一方面须从根本上改变伤亡事件发生的社会土壤,如提供更多的游泳场地和托管场所。

  事实上,这并非什么奢望,而是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基本要求。而早在20年前,我们的政府就已经批准加入了该条例。 (来源: 四川在线)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