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太行,是大自然对焦作人的恩赐!
焦作人每每向外地人介绍家乡,总会说“北依太行,南临黄河……”这巍巍太行一度是焦作市人的骄傲。然而近几十年来,受“靠山吃山”传统思想的影响,北部山区私采滥挖一度泛滥:山体千疮百孔,空气中烟雾弥漫……
痛定思痛的焦作人认定:北山治理,势在必行。
2005年6月,占地600亩的市缝山公园开工建设,这是我市治理北山过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市委、市政府先后投资2700万元,利用采石场遗留下的残缺山体、凹地和陡坡,栽植各类苗木2万余株,建成了大瀑布、星光广场、西湖、东湖等景观工程和供水、供电、停车场等配套工程,将昔日采石场变成了一个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今年3月9日,乘着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的东风,我市再次拉开北部山区生态环境“两取缔一整顿一恢复”的治理序幕。
7月15日,我市北部山区生态环境治理取缔非法采矿点、取缔非法矿产品收购(储存、加工)点的“两取缔”工作已全面完成,涉矿的7个县市区共取缔非法采矿点248个,取缔非法矿产品收购(储存、加工)点710处,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此次北山治理行动缘何能够如此迅速、成绩如此之佳呢?
政府主导是基础
在北部山区生态环境治理之初,市委、市政府就高度重视,出台了《关于开展北部山区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确县市区政府是北部治理工作的责任主体,要求各有关县市区政府要将此项工作作为政府重点工作来抓,并列入年度目标考核范围。从市里到各涉矿县市区,都成立了由国土、环保、林业、公安等10多个部门组成的北山生态环境治理领导小组,此举克服了部门单独作战的缺陷,保证了治理工作尽快取得实效。
与此同时,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调研、亲自过问北山治理工作。6月15日,市委书记路国贤检查了市北部山区生态环境治理。他说:“北山治理意义重大,是焦作环境改善的必然选择,是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的有益之举,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的重要举措,符合焦作实际,符合百姓愿望。我们要本着对焦作历史、焦作发展、焦作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发扬‘缝山精神’,打一场北山治理攻坚战、持久战,用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努力,还北山青山绿水,还百姓宜居生态,打造南太行绿色屏障,打造焦作生态优美的后花园。”
“要以铁的决心、铁的意志、铁的手腕、铁的措施、铁的纪律,强力推进北山治理工作,为子孙后代保留更多的青山绿水,为子孙后代赢得更多的蓝天白云。”市委副书记、市长孙立坤如是批示。
市北山综合治理领导小组组长、副市长胡小平多次强调:“我们焦作市有山有水,这是大自然的恩赐。这么美丽的家园,我们不爱护谁爱护?我们不治理谁来给我们治理?”“北山生态环境治理是一件大事,关系到全市人民的居住生活环境;北山生态环境治理也是一件难事,通过多次整治都没有从根本上遏制住私采滥挖行为;北山生态环境治理更是一件要事,是市委、市政府的明确要求,更是人民群众的热烈期盼。”
据统计,我市开展北山治理工作4个多月来,分别于3月9日、5月9日和6月28日,召集各县市区和市国土局、环保局、公安局、交通局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召开了3次“北山治理工作推进会”;4月18日,又召开了现场会;市主要领导调研、暗访北山治理工作多次。
措施得力是关键
“轰隆隆,轰隆隆……”7月5日,在沁阳市常平乡北部山区生态环境整治现场,伴随着挖掘机等大型机械作业的轰鸣声,一座座非法耐火黏土窑被拆除。此次行动,沁阳市共出动国土、公安、工商、环保、消防等部门200多名工作人员,动用挖掘机、消防车、救护车等数十辆。
这,只是我市北山治理的场景之一。
“各县市区政府高度重视、措施得力、明争暗赛,并向全市人民作出郑重承诺,多次组织开展由国土、公安、环保、工商、林业、安监、交通、供电等部门参与的‘两取缔’联合执法专项治理行动,有力打击震慑和遏制了非法采矿行为,取缔非法矿产品收购(储存、加工)点工作稳步推进。截至7月15日,全市‘两取缔’工作全面完成,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市北部山区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副组长、市国土资源局局长冯进城说。
与此同时,在全市矿产品出入的交通要道口设立了21个矿产品流通检查站,实行矿产品流通通行证制度,禁止非法矿产品流通,严查超载、超限和超马槽运输,运输矿产品车辆必须覆盖篷布。
“两取缔”活动开展以来,对排查出的248个非法矿点已全部按照“遣散人员、拆除线路、拆除设备、封堵井筒(硐)、恢复植被”五项标准关闭取缔到位,其中封堵、填埋井筒(硐)208个,拉倒井架64个,拆除采矿设备86件、电线5000多米,没收非法矿产品1500余吨,查扣非法运输车辆200余辆次,暂扣钩机、铲车20余台。对排查出的710家非法矿产品收购(储存、加工)点全部实施断电,并按“遣散人员、拆除线路、拆除设备”三项标准关闭取缔到位。
严格督导保长效
如何防止北山私采滥挖死灰复燃,严格督导保长效,才是关键。
市政府从北山治理10个主要成员单位中抽调16名工作人员,成立了焦作市矿产资源联合执法队,对全市涉矿县市区治理情况进行不间断监督、检查。发现一处非法采矿点、非法矿产品收购(储存、加工)点,处罚当地县市区政府1万元,并通报全市,在全市涉矿的行政村聘请343名矿产资源协管员,加强对非法采矿行为的监管,同时在各县市区设立举报电话,使非法开采行为能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及时查处。
4个多月来,执法队员跑了多少路、看了多少人脸色,谁也记不清了。“实在是太悬了!”执法队副队长刘殿玉告诉记者,在一次督导过程中,车轮被卡在了山体的裂缝中,所幸有惊无险。
“虽然‘两取缔’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但要还太行以青山绿水还将任重而道远。”冯进城说,“为营建绿色矿山企业,我市正在积极推进持证矿山的‘四化’(生产工序净化、加工场所棚化、道路场区硬化、周边环境绿化)建设,目前已投入2000余万元。”
“自从政府开始整治北山,没有人再敢去挖山了,路上拉料车也少了,比以前清净多了,走在路上也放心了。”在记者采访过程中,市民纷纷反映,自从我市开展北山治理后,关闭了非法采石场,规范了运输车辆,没有了震耳的炮声和满天的灰尘,道路整洁了,空气清新了,环境改善了,北山正在逐步恢复往日的宁静。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领导下,在取得“两取缔一整顿”成果的基础上,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共同打造一道南太行绿色屏障,还全市人民一个青山绿水。
本报记者 詹长松
本报通讯员 蒋庆德